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师范大学美术系同美术学院相比,它不像美术学院专业性那样强,它除了带有较强的师范性外,更大的特点是课程数量较多,而山水画课占的比重却不多。怎样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山水画的技法,就得要考虑与一般美术学院有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安排。
第一步临摹。从临摹人手,这是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方法。临摹是学习中国画较好的一种方法,通过临摹实践,能深刻地体会前人的作画技法和掌握中国画笔墨处理的途径。问题是怎样安排临摹。由于中国画技法的丰富和多样,各家有各法,往往是不同的画家对同一题材内容,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画法。刚刚接触中国画的学生,如果今天临张三的,明天临李四的,朝三暮四,到头来无所适从,晕头转向,所以初时宜先从一家入手进行临摹,待掌握到一定规律后再临摹别的,进而古今南北,广泛接触,亦工亦意,亦简亦繁,集各家之长。考虑到师大美术系与一般美术学院有所不同,所以也要采取相应不同的方法。由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造型基础,即已具有一定的临摹能力,因此,上临摹课时,一开始就完全可以让同学整张画临,删去先从树、石、山、水开始逐项进行的传统办法。我认为这样有几个好处:第一,整张画临,包含有树石山水等各种东西,不仅临到树石,而且,一开始就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整张画临比之单临树石更能激发同学的兴致,能临出一张完整的画来, 自己挂起来欣赏欣赏,学生积极性更高。第三,更重要的是时间,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临摹技法,熟悉笔墨性能,以及山水画的特点和规律,为下一步写生打下重要基础。
第二步写生。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要画好一幅山水画,必先从祖国的大好山河中取得素材和养科。通过深入生活,从临摹到写生,不仅仅是我们最好的艺术实践,而且也是最好的思想和身体的锻炼,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写生,宜从小景开始。从临摹中学到的方法, 用到写生上去,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小景、简单组合入手,到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深入生活、深人体验祖国锦绣山川之精神。为创作搜集素材养料。强调写感受,怎样写应先有个想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在笔
教师要和大家一起下去,一起画。我曾带一些同学去湘西写生,这样做,效果很好。同学们下去前已经过临摹,下去后先看老师画,在老师的带动下,很容易就上手。本来有很多同学原先是没有接触过国画的,因为方法对头,这么一来,很快掌握了技法,画得很不错。
第三步是整理、创作。经过写生,怎样进行创作,使其成为一张完整的画。一般说写生稿是比较丰富生动的,但它也往往感到不怎么完整,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进行整理,升华成一张较完整的艺术品,对此我强调两点:第一,要表现自己的感受,要超脱,既要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又不能受现实局限。第二,强调画面的整体艺术效果,勾小构图,注意大的关系,要好好考虑画面的块面关系、笔墨处理和画面整体艺术效果的关系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相当重要的一条,就是贯穿“现身说法”和“因势利导”八个字。如在临摹中,首先老师临给学生看,边临边说,介绍中国画的基本常识、山水画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以及凶水画的笔墨运用等,这就是现身说法。
在写生中也要写给学生看,也是边写边说,如山水画如何选景、构图,以及画面如何取舍,和进行笔墨处理等等,然后让学生写,或师生同时写, 画完后由老师讲评、总结。
在整理创作中,老师除了引导学生多参观画展,多读书多看画,还向学生介绍我国山水画如何变化发展,以及各个时期各个山水画家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各家皴法和笔墨技法的变化发展,我还将自己整理、提高及创作的感受和体会讲给学生听。这样做, 目的是给学生以启发和借鉴,千万不要用条条框框束缚学生,设置障碍,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及各自不同的素质水平和特点,进行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如有的是有一定基础的,有的则基础较差;如有的喜欢北方画家的,又有的则喜欢南方画家的。这都将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引导培养,做到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事实证明,用不太长时间进行的教学,只要方法对头,效果也是很好的。我校87级美术专科班山水画毕业创作,去年在广州文化公园展出,获得令人满意的评价,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1991年《高教研究》发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