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4-07-09 10:52
在古代,由官府兴建并管理的鼓楼和钟楼是城市规划中的“标配”。
随着社会的变迁,很多城市的鼓楼、钟楼相继被拆,但也有一些地方的钟楼、鼓楼顽强地留存了下来。比如,北京的钟楼、鼓楼业已闻名海内外,西安的钟楼、鼓楼则是全国最大的钟鼓楼,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江苏省内,几乎每一座稍有历史的城市都有过钟楼、鼓楼。众所周知,南京有鼓楼区,而省内的徐州也有钟楼区,常州有钟楼区,泰州则有鼓楼路。
作为建筑实体留存的钟楼、鼓楼,目前省内留存的却已经不多了。除了仪征的鼓楼外,连云港市海州区鼓楼街的海州鼓楼、南京鼓楼区的鼓楼,是仅存的江苏省的老鼓楼。而古城淮安的镇淮楼也被老淮安人看做“鼓楼”;南通建设路1号的钟楼、南京大钟亭则是古时候留下来的钟楼。此外,南京、丹阳、淮安、泰州等地还保留着古代用来计时的古铜钟。
南京的鼓楼岗上的鼓楼,始建于明代初年,其台基建筑为明代的原物。台座上的三开间重檐歇山顶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楼内还保留着康熙亲笔题写的御碑。从老照片上看,从清代一直到民国年间,南京鼓楼都担负着交通通道的功能。
民国成立以后,鼓楼辟为公园,不再担负交通功能。《南景园林志》记载,至少从1928年开始,鼓楼就已经成为公园,车辆必须绕行。记者在一张拍摄于1943年的照片上看到,当时的鼓楼公园和现在一样,是一个圆形园林,鼓楼位于正中,环形道路环绕鼓楼,汽车通行井然有序。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