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凡例
1.本策划主要整合史实,博物陈列、研究馆,即《李白纪念馆》与艺术性、诗化性注入、展示园,即《太白公园》和群众性诗文活动、表演活动馆,即《海灯》武馆三方面为新的《太白诗园》的策划方案。
2.本策划重点突显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人生历程和心路历程在新时期的现实主义和国际主义。通过史料的充实和艺术化的处理并结合群众性的诗性艺术活动,立体地体现李白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注重史料展示与艺术创作结合,动与静结合,专业设计创新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弘扬李诗精神与增强群众消费结合。不仅要使新的《太白诗园》的三个原有板块各有特色,而又能成为在李白诗歌形象统一之下的有机整体。
3.本策划按《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海灯武馆》及河道外延四个次序分述整合要点。先后分为……
4.本策划工作量的实施预期为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上旬,计150天左右工期。实施期,要强调分工协作。有的工程由乙方组织力量完成;有的工作特别是群文活动部分主要由甲方组织完成。
5.本策划由有关文化专家、史学专家、艺术家、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反复研究制定。前后共分为三个工作期:一、史料研究期。重点研读了有清以来的十余种版本,力求准确表达历史真实,对有争议的,或存疑不纳,或择善而从。二、现场考察期。对“三馆一园”进行现场察勘,在与江油市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交换立意的基础上,初步提出整合建设意见。三、文本形成期。在群策群力的合作下,写出本策划文本。由于江油市领导特别强调时间紧,因此,策划文本线条难免偏粗,只重实际操作部分,省略了分析说明的文字。此外,少数硬件性改造在施工过程中,可能还将出现变动,届时,甲乙方共商落实。
6.本策划未作详细的经费预算;待甲、乙双方及相关专家共同论证,有关领导拍板以后,再由双方共同做出预算方案。
7.本策划有关道路、节点及标志性园林、建筑设计意见另行列出。
二.目录
……
三.本策划的总体目标要求
“两馆一园”经过整合以后,《李白纪念馆》原有的功能将提到调整、充实或提升;《太白公园》及《海灯武馆》由于注入了李白诗文化的因素将重新定位。因此,新的《太白诗园》将和《李白故居》、《圌山》等联袂形成江油李白文化旅游胜地,其文化旅游定位及总体目标主要是:
1.必须成为“三仙李白”的集中展示地,《华夏诗城》的重要载体;
2.必须成为全世界李白文化最大的博物馆;
3.必须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权威的李白文化研究中心;
4.必须成为李白文化主题公园;
5.必须成为李白诗意的观览、感悟、参与、体验和诗性休闲娱乐的胜地;
6.必须成为服务功能与配套设施完善的4A级景区。
四.本策划的整合理念
除《李白纪念馆》在李白文化史料占有方面具备博物馆性质以外,尚存在经费匮乏,展示场地狭小,展览陈列水平偏低,以及重点展示缺乏精彩度、丰富度并与辅助性展示呼应脱节等问题;而《太白公园》和《海灯武馆》几乎与李白诗文化无内在联系。
因此,“两馆一园”的整合理念必须十分明确,那就是:通过调整、充实、丰富、提高以及注入和立体化,多样等手段,突显李白作为世界诗歌史上的巨匠、浪漫主义天才诗人的诗性文化和深刻内涵,突显其诗文化的现实性和国际性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推进伟大的民族文化复兴;造就中华民族新的优秀栋梁人才。
五.关于《李白纪念馆》的整合意见
将《归来阁》二楼设计主题放在《殒落当涂》即呼唤李白“魂兮·归来”的平面艺术与立体构成上面。李白悲剧性的人生不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而且更具有一种深沉地历史反思与巨大的民族创痛的崇高美。诗人生命的落幕有如凤凰涅槃,不仅会令世界观众肃然起敬,而且也更会激发后人珍视生命,升华人生之光的热忱。浮雕:以《容斋随笔》卷三“李太白条”语为题作浮雕“捉胎”,或以白居易诗作《李白墓》为题作浮雕。诗云:“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垅穷泉骨,骨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或以李白《临终歌》为题作浮雕。诗云:“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壮哉。
改造《李白纪念馆》后门河段中的《邀月亭》小岛及其周边环境,将其塑造为诗意雕塑与行船装置结合的画面。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主题,塑造李白临风浩歌,站立即将远航的帆船船头的苍劲形象,令下游浩浩荡荡之江水频生了无穷诗境。
六.关于《太白公园》的整合意见
现有的《太白公园》占地100余亩,流动水面60余亩,中有毗邻《李白纪念馆》的楠木林10余地面及园中最高处的土山及亭树;有儿童游乐园;有过江曲桥;绿洲;园中园;流瀑及近2000米长的沿河柳荫等景观。
公园自从免费游览以后,游人日众,人气亟旺,日游不下千人。设想注入李白诗意文化以后,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消费功能,而且使该园的所有景观更加诗化,成为李白文化主题公园。
具体构想:经过整合以后的《太白公园》可按6大板块设计,即:
1.诗仙苑
2.游仙苑
3.酒仙苑
4.励志苑
5.江汉酒肆及江汉彩船群
6.《太白商肆》
《太白诗园》素材有关说明
△《太白诗园》为“两馆一园”整合后的总称。
△《太白诗园》的标志设计为“方尖碑”式。两座,分别立于《太白公园》大街口和江对岸《李白纪念馆》之广场内,呈相对对称的关系。
△《太白诗园》中各《苑》的大致划分为:
1.《诗仙苑》,见素材(一)
2.《酒仙苑》,见素材(二)
3.《游仙苑》,放置于《海灯武馆》中,有统一的标志设计;以李白“游踪”年谱及线路为主;设计一组群雕(以游览为内容)和若干“山水”画面(请分别查出其“一生好作名山游”的名山及游仙诗,并书之于策划方案内。注意策划中的典故或故实以及经典诗歌创作的年代应注明,及它名苑亦如是。)
4.《励志苑》,见素材(四)
5.《江汉酒肆》(或名“太白酒肆”)的设计位置在《太白公园》和《李白纪念馆》大门外至“廊桥”(须重新设计修建)之间约200米的两岸。请商“巫”如何写进方案。
6.《江汉彩船》亦请与商巫合议后写入方案。
7.《商业一条街》或名《太白商肆》,地盘在《太白公园》大门内照壁至园内大门200-300米长条内,类似锦里。但可设计为相对和相背商街形式,错落有变,消费门店,产品齐全,突出餐饮及文化旅游产品和地方特产等门店,店名古雅,一律长安风格。
素材(一)
△《诗仙苑》
设计地块:出《李白纪念馆》后门,入《太白公园》楠木林至小山丘与河道曲桥处,其面积约10亩大。
策划意图:
为了与《李白纪念馆》的文物、史料陈列相区别。新的《诗仙苑》除了有醒目而别致的标志性设计外,主要由李白诗文的传承踪迹和创作年谱为经,以李白诗歌的意境及经典场景的艺术再现为纬;以楠木林道路两侧安置诗意雕塑及诗石等为干,以散落布局浮雕、诗石为枝,形成旅游线路作艺术性引导和节点的重点艺术文化再现的观赏节奏感,增加游人的活动兴奋点,再布局以若干茶座,如“临江茶座”、“园林茶座”等,使之以静为主,静中有动。游人入则心意闲适、胸怀旷达,出则可观《李白纪念馆》或游览闹市区的《励志苑》、《酒仙苑》、《游仙苑》及《江汉彩船》等。
由此可知,《诗仙苑》是《太白诗园》中闹区与静区《李白纪念馆》的过渡衔接区段。
素材(二)
△《酒仙苑》
《太白公园》园中园更名为《酒仙苑》,书额门楣以名之。
△雕塑:《把酒问月》
于《酒仙苑》一园门内之黄桷树旁,以“青天有月未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为主题塑李白《把酒问月》雕塑一尊。
△雕塑:《饮中八仙》
于《酒仙苑》外石舫对岸水中建一平台,以杜甫诗《饮中八仙》中“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为题作群雕一组,其中当突出李白佯狂韬晦的形象。
△木刻:酒仙李白诗作一组,盖白一生诗酒相连,旷达至亟之故也。
1.《梁园醉酒歌》(又名《梁园吟》)
2.《前有樽酒行二首》
3.《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4.《春日醉起言志》
5.《山中与幽人对酌》
6.《春日独酌二首》
7.《将进酒》
8.《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素材(四)
△《励志苑》于儿童游乐园一平地处设计标志书“励志苑”。
△雕塑:《学艺匡山》
于《李白公园》最高处之山丘上,择地稍平处塑之,其为少年李攻读形象之一。
山上有亭子一座。向雕塑方向挂木刻对联一副。联云:“焰随红日远,烟逐暮云飞”,此文系李白少年时所作。
△《励志苑》是《诗仙苑》毗邻的一苑,以山亭为界。下游方为《诗仙苑》,上游方为儿童游乐园,《励志苑》在山亭之下。
距《励志苑》10米左右之竹林旁建一座磨石白墙,高约1.5米,宽约6米。名为《儿童诗墙》,供儿童用毛笔书李白诗或书其他诗句或书自作诗处,培养儿童的书写能力和创美才能。
儿童诗墙可设计为城墙式或波浪式,有少年李白提笔的圆雕傍于墙边或站于墙垛口,可作儿童照像的伙伴。
△巨石诗刻少年李白作品10数件,置于游人行经地段或柳荫处。
少青时期素材人生际遇即诗踪与行游之踪典
一.少年述作(少年励志)
1.“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2.《衫月》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乐哉管弦客,愁杀战征儿。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3.十岁即席作诗《萤火》: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英]翟理斯(1845-1935)《英译中国诗歌选》(1898年版)
4.《拟恨赋》
请查《全集》
5.《题写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查《全集》
6.《雨后望月》
查《李太白全集》卷三十
7.《对雨》
查《李太白全集》卷三十
8.《晴岚》
查《李太白全集》卷三十
9.《望夫石》
查《李太白全集》卷三十
10.《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大明寺住持云:“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坪十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1.《赠江油县尉》请查《全集》
12.《明堂赋》《大猎赋》摘句(其时,白约十五六岁)查全集
二.出游成渝,初事干谒
1.成渝之游代表作
《登锦城散花楼》(作于开元八年(720)春,时白20岁。)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上李邕》(作于开元六至七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简》(约作于开元六至七年)
桃竹书简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2.游峨眉
《登峨眉山》。(此诗为李白现存最早一首游仙诗,作于开元八年)请查《全集》。或用全文,或摘句。
3.游匡山习业
《冬日归旧山》(约作于开元八年冬)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请查《全集》)
△以上为李白少作。可用刻石于《少儿诗墙》之两侧。
△游踪。少年李白居青莲时,除“习业匡山”“出入窦团”之外,还“往来旁郡”,前后约三次,时间大约在18岁(开元六年718年)前后。
1.江油之旅。
所经道路即三国时魏邓艾征蜀之阴平道,山高谷深,至为艰险。白当有诗,恐已散佚,今唯有《赠江油尉》一首。
2.剑阁之旅。
剑阁,即大剑山之阁道,唐时在昌明县东北剑州(普安郡)。其山峭壁千木,下瞰绝涧。诸葛相蜀时凿石架梁为之,以通行旅。其后白之《剑阁赋》、《蜀道难》诸作,当赖此行之助。
3.梓州之旅。
白在弱冠前曾去梓州(梓潼郡),从赵蕤学习一年有余。李白后来在开元15年讲“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后又作《答孟少府书》中云:“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都是叙表青少年时的雄心壮志。
△结论:李白少年时期既已形成远大政治理想与特殊从政思考,即以布衣直抵卿相,匡君济世,然后功成身退。
三.休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二年(724年)春,李白24岁,去蜀远游。
1.《别匡山》(作于开元十二年春)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槛垂。……已将诗剑许明时。
(请查《全集》)
2.《峨眉山月歌》(约作于开元十三年)
3.补游江东。
①.《荆门浮舟望蜀江》(查全集)
②.《巴女祠》查全集
③.《自巴东舟行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约作于开元十三年春)查全集
④.《宿巫山下》查全集
⑤.《静夜思》(约作于开元十三年)
⑥.《荆门送别》(约作于开元十三年)
⑦.《大鹏赋》(约作于开元十三年)
⑧.《北溪有巨鱼》(《古风》三十三首之一)(约作于开元十三年)
⑨.《望庐山瀑布二首》(开元十三年秋)
⑩.《白紵辞三首》
○11《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开元十四年秋)
4.西至安州
①.《山中问答》(作于开元十六年)查全集
②.《南轩松》(作于开元十六年)查全集
③.《碧荷生幽泉》查全集
李太白园与海灯武馆艺术化架构
1.公园大门沿江路左右:置《太白商肆》、《太白酒肆》。
2.江内置唐风“江汉彩船”;节日,服务、演奏员著唐装,令歌舞漫江。
一.以原道路划分6大区域
二.以道路之节点,尤其是石舫与曲桥两边为中心广场其余各道路与区域分布为放射状。
江左:置《酒仙苑》、《问月苑》、《游仙苑》、《太白酒肆》、《太白商肆》、《江汉彩船》及大门标志等。
江右:置大门标志、《太白酒肆》、《诗仙苑》、《励志苑》、《儿童乐园》、《动物园》广场分置桥端。桥端设计有各区域所向之标志。
三.道路及节点(广场)是充满文化意境的路段与看点(游仙苑除外)。
因此:
1.道路两沿,应设置可歇息的椅凳和“诗石”或情节性雕塑(包括单体雕塑)。
如公园大门沿江而入之道路至石舫段,至少可设置10个椅凳和10座以上“诗石”,道路间,有唐风图纹之装饰镶嵌,各广场地面亦然。
2.《诗仙苑》山丘至《李白纪念馆》后门的直道两侧,可分列8至10座雕像。道路、广场地面均设计唐风图纹装饰。
主雕像:《吹台相会》之李杜像,位于《诗仙苑》广场南头,背靠山丘。高出地面50厘米至1米为宜。诗座摘韩愈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次雕像:沿主雕像两侧,经道路至《李白纪念馆》后门,各列4-5座雕像:陈子昂、高适、李贺、李商隐、苏轼、辛弃疾、杨升庵、岳飞。
3.《诗仙苑》临曲桥水中搭一平台,上雕《天子呼来不上船》雕塑一组
4.石舫旁之广场塑《醉草和看书》雕塑一组。高出地面1米。
5.《醉仙苑》墙外路旁至墙角处,塑《饮中八仙》雕塑一组。高出地面1米。
四.其余可营造之节点雕塑
1.山丘上《匡山习业》一尊。
2.《儿童诗墙》前《少年李白》雕塑一组:A.“五岁诵六甲”;B.《十岁观百家》;C.《十五通剑术》。亦可浮雕,背石为诗墙。
3.《诗仙苑》靠建筑一面多旧房,须植楠竹掩映,并于楠竹林前设一30米长*3米高(含底座)之浮雕墙或书法李诗墙。名曰:《经典诗墙》。选其名诗之诗意作浮雕或刻字。以让人吟诵观赏。
4.于瀑布下右方之小岛(原名“邀月亭”,移匾名于《问月苑》,亭更名为《下江陵》)作雕塑装置《朝发白帝城》诗意图。
5.曲桥上游之小岛作雕塑装置《送别桃潭》诗意。
6.《问月苑》作雕塑《静夜思》诗意图。另用木刻诗吊牌刻有关吟月诗精句10数块,挂于院内柱廊间。
7.《酒仙苑》中塑酒仙醉舞之李白塑像一尊。另挂10余木刻酒类诗牌于院内;置一房陈列“太白酒”、“剑南春”等品牌。
五.《游仙苑》设于《海灯武馆》内。设计:
1.巨型山水壁画一幅及中国画若干(诗意画)
2.画前大堂内作游仙李白及随员仙道人物一组
3.选一大厅或走廊陈列李白游踪大型图片若干。附以游踪年考,故实及地名等说明。
4.大院坝中设群众文艺表演之舞台一座,供吟咏演唱之用。
5.于大照壁处作一巨型浮雕《神州尽尧舜》,将古代诸名诗人塑于后上部分,前下部分为当今各族人民之欢愉形象。山川、人物、实物花木,融为一体,夜置射灯,灿烂辉煌。浮雕前作“李白”圆雕一尊,座子铭文为:白也诗无敌--杜甫。
六.《问月苑》大门外,面向《太白商肆》之花簇改为广场,连接商肆与《问月苑》;广场中塑《问月》雕塑一座。
七.此广场亦设计指示标志一座,标明《游仙苑》、《问月苑》、《酒仙苑》、《石舫》、《诗仙苑》、《励志苑》、《儿童游乐园》、《动物园》、《桃潭送别》等去处。
八.各苑交通便利处,可设旅游产品及李白文化类图书、名家书、画拓片等展销点;规划必要的饮食消费点,摄影点等,尽量集聚人气。
游仙李白行踪考
1.范传正:《李公新墓碑》载:
李白“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北抵燕赵,西历岐邠,数游宛洛,吴越,天下名山胜地,无不尘吟,所谓“偶乘偏舟,一日千里,或遇胜境,终年不移。”白云“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历行天下,周求名山”。
2.城市游踪
长安、成都、洛阳、汴梁、南阳、襄阳、江夏、浔阳、金陵、侪州、扬州、渝州、万县、奉节、淮阴、衮州
3.山川游踪
A.大匡山、涪江、潼江、圌山、峨眉山、剑阁、巫山、天门山、白帝。巴水横天更不流。
B.小寿山、白北山、云梦、南湖。
C.泰山、嵩山。
D.黄山、九华山、潜山(唐称怀宁)。
E.庐山、太湖。
F.“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请查出太白所游名山及诗句后,列之于《策划书》内,一旦原则通过,即单发通知,请川内外山水画家作诗意画。尺寸大小请成金再勘察现场后拟定。但其中必须有一丈六尺巨幅及四尺以上国画作品;巨幅以横为主,其余以竖型为主。
素材:经典山水人物诗意画
1.《登太白山》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随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2.《蜀道难》
3.《剑阁赋》
4.《梦游天姥吟留别》
5.《胡无人》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
6.《赠张相镐》其二
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
7.《将进酒》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8.《观庐山瀑布》
9.《朝发白帝城》
10.《登黄山》
11.《登庐山》
12.《入匡山》
13.《登峨眉山》
14.《醉草和番诏》
15.《白马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16.《听蜀僧浚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前壑松”
17.《春日独酌二首》:“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18.《独酌》:“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
19.《月下独酌》:“我歌月绯徊,我舞影凌乱”
20.《大鹏赋》、《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1.《大猎赋》:“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
22.《游泰山六首》
23.《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4.《怨歌行》:“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25.《妻薄命》:“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26.《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27.《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
28.《塞下曲》:“何当破月氏”“直为斩楼兰”
29.《鸟衣啼》:“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旧如雨。”
作者:钱来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