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四品说
1、逸品
突出的特征是无法而法,这是笔墨技法达到极熟后的生,又是主体性情的有意无意的自然笔墨显现。是一种偶得效果,故不可楷模,是意象与笔墨及工具材料高度融合的最高境界。
2、神品
突出特征是对自然形象的精神本质的刻画达到了最高境界。
▲逸偏于本体,更重笔墨
▲神偏于客体,更重造型
3、妙品
突出特征是笔精墨妙得心应手,也是本体性的追求。得心应手低于意外偶得。
4、能品
突出特征是形象生动。和神品一样是客体性的追求。
二、气韵论
气韵是绘画艺术的总体效果和最高境界。
从形式技法看,气与用笔关联,韵与用墨关联。黄宾虹说:气以取韵。
三、意境论
主要表现为人的主体精神,但同时又与形式技法密切相关。高意境须有高格调(格:方法、形式规范;调:即由格决定的一种味道)。而格调是偏重本体的形式技法。
四、变化论
画法
|
盛
衰
|
一变一化
|
画体
|
一变一易
|
|
画风
|
一变一动
|
|
画派
|
一变一革
|
|
画理
|
一变一常
|
中国绘画是画家感情、感觉、认识、运动以及其生理性的复合表现,也是东方人主体群体性的综合复现。
天人合一——国人所谓天生水(湿度),地生火(温度),水火既济,则天地交泰,阴阳絪缊而生人。
五、创作论
布尔克哈特说:科学通向规律,而艺术通向创造。
1、中国画重意会,不重言传;重灵悟,不重分析。
2、古人——造化、迹——意、延续——开拓。师故人——赵孟頫。董其昌云:集古人之大成,成自家之风貌。师古人之意,不止于师其迹。开拓型——从古人到造化,可以产生新的绘画作品而不能产生新的技法和绘画风格。而只有新的绘画技法和风格的形成,才是时代性的使命。这是开拓型。至于延续型则是对于巩固既有的成就有所贡献,并能运用既有技法创作出一定新鲜作品的画家。
先锋派画家如青藤、石涛、八大,亦有深厚传统功力;而传统派如赵孟頫、董其昌亦不反对创新和师造化,也有个人风格。
延续型画家特征是在学习古人技法用以进行创作,使既有技法更丰富、更完美、更成熟;开拓型画家的特征是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大张旗鼓地创新,形成崭新的个人风格和划时代的影响。延续是基础,开拓则是目的、结果。在延续的基础上开拓,是中国画发扬光大的根本利益。
何谓时代风格?归根结底乃是画家的个人风格及其群体形成的大风格。这种风格是自我的、民族的、时代的,也是历史的。
六、笔墨论
1、笔法
中国画的点线不仅可以造型、写神、体意,而且点线本身也极其讲究,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自律性。
学中国画,如果只懂得写形,或也懂一点意境,而不会运笔、运力,是断断不能深堂入室的。
笔感是产生笔力的基础,笔力是笔感的表现。笔感无形,靠有形的、有迹的笔力来实现;笔力表形,靠无形的笔感来操作。加强笔力训练,可以提高笔感,而笔感好的人,容易炼出笔力。
转而圆之极致为中锋,折而方之极致为侧锋。唐五代前是圆笔;唐末五代是由圆笔向方笔的过渡时期,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可窥其端。此后有李公麟、石恪、梁楷。山水画出现了以折带皱为主的方折笔法,用以表现北方的石质山;而披麻皱则以圆笔为主,用以表现南方的土质山,形成南北两大派系。
2、墨法
黑白浓度——表现意境以淡为高洁、以浓为深遂;表现情感,以淡为静远,以浓为沉重;表现节奏,以浓淡的交替体现墨色的音乐感。
焦、浓、重、轻、淡与黑、白、浓、淡、干、湿。古有用焦墨、宿墨、退墨、埃墨者。有用墨之法——点、画、擢、捽、刷、渲、泽、拂、痕及一笔多色等。
3、色彩论
青黄赤白黑——五色通五音,属于五行,故以五色而类天赋地,因此,中国画不重以冷暖论色性,而以情理布黑白。
色彩就效果而言,要强不要弱;就手法而言,可以柔弱胜于刚强,是为强中更强者。强不在于堆脂沥粉,而在于恰当的强弱对比,只要恰当,素、淡、雅也是强。
要真正成为大家,没有不对材料的性能及材料的用法进行研究和变革的。
中国画色彩论比之造型论、笔法论、墨法论,在理论上和技法上都落后,因此发展潜力极大。
七、造型论
1、尚者如在似与不似之间
2、力求遗貌取神
3、达到得意忘形
八、例证——花鸟论
1、大花鸟视野、大语言意识、大关爱之心
2、综合性:不局限传统花鸟画的视野;把江南园林与花鸟表现结合;把自然山川微缩至与花鸟画结合。在花鸟画语言风格上:
——有的在工笔线描基础上突出色彩的表现而呈现全新境界;
——有的则在肌理制作的辅助下把线描的机趣发挥极致;
——有的在构成方式、线条处理上另起炉灶,风格画法与传统大大拉开距离;
——有的以传统水墨为基础,却又大胆融进丰富色彩;
——有的反复皱染,厚重而灵动;
——有的简洁潇洒却透出深厚功力……
共同的特点:
①深厚的专业功底(综合的)
②训练有素的线条运用
③新鲜活泼的墨法处理
④出自手眼的灿烂色彩
⑤严谨精妙的结构安排
九、大艺术观
1、21世纪是充满理想的世纪
2、21世纪是个性化的世纪
3、21世纪是科技与美不断融合的世纪
4、美学概念将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5、天下小家泛滥,大家稀稀
①俗世洋洋,小家易生;
②和高曲寡,大家难出;
③物小何处皆可容,小家则随处可安;小人,人能容之;小草,地易生之;
④物大选择性强,大则难容,故大家出来之前,多所不容;如同有德之人,功高之将,饱学特异之士,多招怨绯,乃至毁名杀身而无所匿,故高树易折也。
是以庸者生命力往往胜于君子也。
6、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社会中大师不多,而需要美术这个行业的市场很大,实用于人于生活的艺术将愈来愈广。
十、艺术市场
1、90年代梵高的马歇医生以7850万美元的天价拍卖出去后,艺术市场沉寂了十年(尔后,鲁本斯的油画更创新高,高达9000多万美元一幅)。
2、盖茨最近以700万美元从苏富比拍下了美国安法·法维斯1961年创作的油画《远雷》;而后又以3000万美元把美国画家温斯洛·霍默的名画《迷失在大岸滩》买下了;其间,他又以3080万美元从佳士得买下了达·芬奇写于15世纪的一份确定预言科学理论的手稿,然后他把手稿制作成CD,以每张50美元价格推向了市场。
2000年11月
作者:钱来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