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故宫北院区拒绝奇特怪洋 力争年底开工

2015-04-30 11:15

华夏收藏网讯 (记者 周超)今天上午,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设项目方案汇报会举行,5位专家展示设计方案,最终方案将从五种方案里选出一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北院区将拒绝“奇、特、怪、洋”的造型。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选址在海淀区西玉河,在这里有一座昔日烧制建筑材料的窑厂。故宫北院区规划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力争2015年底落地开工。

单霁翔介绍,北院区项目有利于故宫博物院的功能进行拓展与补充,转移腾退被占用的古建筑、拆除临时建筑,全面恢复古建筑的本来面貌。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中最主要的功能是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要解决故宫博物院大量大型珍贵文物,例如家具、地毯、巨幅绘画、卤簿仪仗等,因场地局限而长期无法得到抢救性保护和有效展示的问题,也为腾退故宫博物院古建筑空间创造条件,同时把文物修复的传统技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能展示给观众。

在故宫博物院北院区,还将建设古典宫廷园艺中心,同时建设数字博物馆,使故宫博物院数字技术能够得到展示。

单霁翔说,目前在博物馆建设领域也不尽人意,把所谓流行的模式引入到不同环境的博物馆设计中,或拼凑、抄袭,造成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相似,把建筑变得模式化,也使博物馆失去地域特色。

单霁翔认为,故宫博物院建筑不应该是“时装”,博物馆一旦建成,就应该服务大众。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拒绝“奇、特、怪、洋”的造型,拒绝奇奇怪怪的形式,期望能够延续故宫文化的血脉。

 链接

故宫博物院拥有180余万件(套)院藏文物,国家珍贵文物占93.2%,目前近百万件院藏文物没有得到及时修复。

 方案看点

今天上午,5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方案,吴良镛、张锦秋等多位建筑规划和文博界泰斗级专家就各设计方案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宇

功能布局:建议将对外展览功能布置在地块东侧,较为私密的办公修复及后勤功能西侧布置,建筑的线性格局将场地有机地划分为南北序列,南面临水、北面叠山,呼应中国传统“堪舆”理论的理想布局。

将主要展览基本陈列置于中轴上,并以拾级而上的体验强化中央的仪式性。主体建筑建构形式借鉴中国古典宫殿建筑三段式原则:台基、墙身、屋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

以现代的手法打造出故宫的当代“别苑”。特别是一条贯通全部展区的公共服务廊道,具有绝佳的景观和怡人的室内环境,可以举行各类临时展览和文化活动;游客可在参观结束后上至廊道上方的“城墙公园”,俯瞰新院区全貌,眺望西山和北京城区。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

整个建筑由东西两个方城分成三个展示部分,并通过一条贯穿建筑东西的红墙甬道串连。观众由东侧方城进入中部一层的基本陈列展区,沿红墙甬道顺序参观并到达西侧方城,继续向前参观建筑西翼一二层的临时展区,同时也可下到地下一层观看文物修复展览。

●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梅洪元

基地核心地带布置博物馆主体建筑,以故宫博物院传统院落形制为原型,呈“回”字形临水面铺陈展开。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用房位于主体建筑东侧。主体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五层。

●“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孟建民

“城”经过精心的布局:“下城”中央为游客服务大厅和数字故宫,东侧布置临时展厅,西侧设置基本展厅和文物修复研究中心。故宫北院采用虚实并济、阴阳合抱的风水格局。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