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温州书画名家作品拍卖会现场,有人举牌竞价。
来自苍南的陈先生,现场拍下九幅作品。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网书画艺术部主任叶朝辉称拍卖会后会举办一次座谈会,征求书画爱好者的意见和建议。
温州网6月28日讯(记者 叶双莲)
“yes!耶!”6月28日下午,温州书画名家作品拍卖会现场,随着拍卖师敲下锤子,来自乐清的鲍先生不禁握拳,激动地发出欢呼声—他拍到了自己心仪的作品:张如元的山水画。
当天下午,由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网主办,温州书画艺术网、温州白鹿洲书画艺术品有限公司、温州拍卖行有限公司承办的温州书画名家作品拍卖会在此举行,现场100多人参与竞拍,成交额近50万元,成交率超70%。
温籍名家作品受追捧 苍南书画爱好者现场拿下9幅作品还嫌不过瘾 “没想到一次拍卖会,能把温州书画名家的作品都召集起来!”“但是,还是不够啊!”拍卖会后,一位中年男子一边感慨,一边表示不过瘾。这位来自苍南的陈先生,从小爱好书法,也是一位书画收藏者。在拍卖会现场,他屡屡举牌,一口气拿下9幅书画作品。“全国的书画作品,我都有收集,但是以温州地区居多,像林剑丹、陈忠康这样的名家的作品,很有收藏价值和空间。”拍卖会后,陈先生找到主办方,留下联系方式,希望能接触到更多作品。
乐清的肖先生平时对书画就很感兴趣,通过
画家朋友知道拍卖会的消息后,携妻子一起来到拍卖会现场。“平时买得少,行情不怎么了解,今天第一次参加这种书画作品的拍卖会,先了解一下。”然而,最终他和妻子拿下了陈默的《长做闲人乐太平》和张煦阳的《春雨江南》。
记者从主办方获知,今日共有82幅温籍书画名家作品参与竞拍,拍品既汇集了林曦明、谢云、陈忠康等温籍在外书画名家作品,也有何元龙、马亦钊、吴永龙、曾成金、阿岛、杨秀华等本土名家作品,符合不同层次书画收藏爱好者的需求。而在现场,陈忠康5幅作品,就有4幅成交,其他名家如林曦明、林剑丹、张如元等,也都非常受欢迎。
“这么热的天,却来了这么多的人,温州文化艺术品市场的氛围和书画爱好者对书画的热情,完全超出了我的预估。这是我从业以来,见过的最火爆的拍卖会现场之一。”温州拍卖行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先生表示,今天甚至有人现场带来作品,想用于竞拍。“这次拍卖会释放出的信号,让我欣喜,今后,我们会在文化艺术这方面加强开拓和探索。”
拍品保真又“姓公” 书画发烧友凌晨3点半“组团”来竞拍 “你们快一点,我还要赶回去的!”在结算的窗口,一个男子的催促声尤其明显。
原来,吴先生是泰顺人,回家路途遥远,这次一个来回,他就得花十几个小时。“看了主办方和承办方的名单,都姓‘公’,又看到主办方说,这次的作品都是取自艺术家本人或者被本人鉴定过,保真率高,我就来了。”
“老吴凌晨3点半就从家里出发了,他可是发烧友!”和吴先生一起来的,还有他的三个朋友,他笑称,他们是组团来的。
吴先生最终竞得3幅作品,而和他一起来的三个朋友,也各有收获。
来自乐清的鲍先生,是个资深的书画作品收藏者,平时经常参加这类书画作品拍卖会。“我比较支持我们温州本土的书画家,他们在全国也都是排得上号的。我手头已经有两幅陈忠康先生的作品,打算再收两幅做成四小品。”
鲍先生来之前,已经仔细研究过参拍的作品,他胸有成竹:“一方面,对本土的书画比较了解;另一方面,这次拍卖会的主办和承办方都是公家,作品有保障。”
他说,他还看中几个新生代书画家的作品,打算看看。最终,他拿下了吴永龙的《王十朋诗》、卿三彬的《书论一则》、张如元的山水画。
搭建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的交流平台
有人现场称遗憾 主办方称不久将举办座谈会 “6000元最后一次!”拍卖师刚敲下锤子,就有人喊:“我加价!”
“很遗憾,已经是59号这位先生的了。”
“哎,晚了一秒!”一声叹息在会场里响起—41号拍品,林剑丹的《青山不碍白云飞》与其失之交臂。
“拍卖会很好,但是现场还有点太单一。如果能增加收藏品鉴定环节,就更好了……”资深书画收藏者鲍先生有点遗憾。
“如果能见到作者,那就更好。”有人感叹。
“此次拍卖会,我们旨在推广和宣传温州本土的书画艺术,并不纯以利润为指标,而是一次‘公益+利润’的尝试。”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网书画艺术部主任叶朝辉称:“拍卖会后,我们会举办一次座谈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搭建好本土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平台。”
作者 叶双莲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