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潘君诺《蜻蜓捕蚊图》尺页赏析

2015-07-07 15:14

潘君诺《蜻蜓捕蚊图》 潘君诺《蜻蜓捕蚊图》

  大河鉴宝书画鉴定专家于建华

  蚊子,夏令时节最为猖獗。上至圣人帝王,下至士夫耕织,皆受其害也。庄子老圣《天运篇》有叹:“蚊虻豽肤,则通夕不寐矣。”“豽”同“貀”,古书上一种野兽。大诗人白居易更有《蚊蟆》绝句声讨蚊子,曰:“斯物虽微细,中人初甚轻。有如肤受谮,久则瘡痕成。”明代“吴门四家”之一的大画家文征明有《黄莺儿》词“咏”蚊子:“名贱身且轻,遇炎凉,起爱憎,尖尖小口如锋刃。叮能痛人,叮能痒人,娇声夜摆迷魂阵。好无情,偷精吮血,犹自假惺惺。”种种,举不胜举。总之,圣人、诗人、书画家等凡是人类皆恶蚊子也。

  但是,笔者说的一种蚊子不但不厌恶,还让人们争相拥有,何也?乃画中蚊子者也。请看草虫圣手潘君诺的《蜻蜓捕蚊图》。

  《蜻蜓捕蚊图》28cm×28cm的尺页,图上一只蜻蜓正在追捕一只蚊子,蜻蜓头部呈圆形,刚毛状触角,咀嚼式口器和一对大而接近的复眼,皆以较细致的笔墨表现了出来。两对膜翅,网状翅脉,以简逸的水墨勾写。小胸细身,长脚尾须,虽然着墨润色不多,但由于用笔精纯,也非常生动地跃然纸上。蚊子似缩小版的马蜂,而潘先生被“补白大王”郑逸梅称为“潘君诺画中常有蜂”,自然潘先生写蜂高手也。这只蚊子飘摇挟翅,红腹墨足,触角略起,亡命空中,怕被蜻蜓吞食。布置绿萍绿草,小睡莲几片黄花格外醒目。水面以留白处理,波纹不起,净洁平旷。左下角署名“潘然”,钤印“潘然私印”白文。潘先生名然,君诺是字,名、字皆行。

  市场参考:潘先生写意草虫参透常理,故妙夺造化,名符其实。近年拍卖市场,潘先生画中有草虫者皆有高价拍出。今年4月,朵云轩四季拍卖会潘先生一幅《鸡冠花图》投拍,42cm×25cm的直幅,不到一平尺,因为花冠上写意一只云斑白条天牛,竞拍至8000元(不含佣金)落槌。这页《蜻蜓捕蚊图》虽然不足一平尺,但图上两只草虫,价钿自然应高于单只草虫,故估价1.2万左右。

  来源:大河报

来源:新浪收藏中国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