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陈曼生设计壶型、书写和镌刻铭文。唐云先生藏壶、用壶、画壶,虽然只是文人游戏之作,却为紫砂工艺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内涵。寄情于物,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人精神需求。在2018八壶精舍文化雅集暨《曼生遗韵》新书发布会展览中,我们也延续了陈曼生与唐云先生的这一趣味,请八位艺术家在摹古曼生壶的生坯上创作,又请篆刻名家和八壶精舍工作团队的老师以单刀、双刀不同刀法镌刻,延展了曼生壶的文化遗韵。
▲严克勤书“煮白石 泛绿云 一瓢细酌邀桐君” 提梁壶 生坯
▲严克勤书“煮白石 泛绿云 一瓢细酌邀桐君” 提梁壶 单刀刻
单刀法是刻印刀法之一,主要是用于刻边款和白文印。单刀法多以冲刀为主,主要以中锋推刀,线条两边自然崩裂,偶尔也以侧锋走刀,虚实结合,看似信马由缰却自然流畅。
▲严克勤书“煮白石 泛绿云 一瓢细酌邀桐君” 提梁壶 双刀刻
双刀正入法一般要在镌刻前先用笔墨书写,有循笔迹而运力,技法上讲究运转自如,不留痕迹,上刀吃力重,复刀轻行,既可顺刀自左至右又可逆刀自右至左,但行刀时要一刀到底,不要滞刀。刻出的底面为三角底、平圆底、沙地自然形底等,犹如碑碣石刻,比较端庄严谨。曼生壶皆为双刀法镌刻壶体铭文。
▲严克勤书“煮白石 泛绿云 一瓢细酌邀桐君” 提梁壶 生坯与烧成壶合照
▲摹古曼生提梁壶全形拓
▲唐云先生作曼生井栏壶木刻版拓片补笔画
▲唐云先生设计紫砂壶并题写铭文
▲“八壶精舍文化雅集”序文 唐逸览撰文 朱鸿祥书
今日欣赏由文化学者严克勤先生书“煮白石 泛绿云 一瓢细酌邀桐君”提壶。
“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铭文字里行间透着隐逸山林、仙风道骨的气息。白石、绿云更是具有清新脱俗的色彩感,每每读来都令人佩服陈曼生的文字功力。铭文以洒脱清劲曼式行书写出,十分耐人寻味。严克勤先生以自己的书风重书此铭文,创制了属于自己的提梁壶。
【严克勤简介】
严克勤,文化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电影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荣宝斋画院教授。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巴黎卢浮宫、江苏国画院等举办过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尼斯亚洲博物馆、江苏画院和无锡博物院等机构收藏。出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严克勤》、《仙骨佛心》、《游艺琐谈》等多部画册和专著。
杨文涛单刀刻壶
八壶精舍工作团队双刀刻壶
杨文涛,1971年3月生,苏州人,199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本科,长期工作于苏州博物馆及苏州美术馆。
2018“相约西湖”文化系列活动之八壶精舍文化雅集回顾
▲嘉宾在观摩展览(左起叶放、严克勤,右一景迪云)
▲《曼生遗韵》作者共同上台为新书发布剪彩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唐云艺术馆名誉馆长、大石传人唐逸览先生举杯祝贺《曼生遗韵》新书发布成功,唐逸览先生举杯深情发言“我代表先父在天之灵向全体嘉宾敬酒”。
▲八壶精舍文化雅集学术研讨会现场(左一起严克勤、马志丹、史俊棠、唐逸览、余正、徐云叔、刘钧深、叶荣枝、黄尝铭)
▲八壶精舍文化雅集学术研讨会现场(左一起徐云叔、赵征宇、叶放现场创作)
▲《曼生遗韵》新书发布会现场在摹古曼生壶创作的艺术家合影照(左一起叶放、唐逸览、徐云叔)
《曼生遗韵》新书发布会现场
▲八壶精舍文化雅集嘉宾合影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