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展讯】十年磨一剑——雍氏一门书法展暨新书发布会

开幕时间

20191221日下午230
展览时间
2019
1221--1230
展览地点
杭州大剧院(杭州市钱江新城新业路39号)

   

        孔子曾述其理想云:“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可以说周代建立的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其灿烂的文化制度是孔子一生砥砺前行的精神导引与生命动力。追本溯源,我们想要深入感受、理解这一文明,则不得不依赖于钟鼎彝器和吉金文字,这诚如吕大临所说“观其器,诵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如见其人也。以意逆志,或深其制作之源,以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天下后世之君子有意于古者也,将有考焉”(《考古图后记》)。因此在书学中,金文的创作与研究一直是书家们发思古之幽情、追三代之遗风的主要途辙。
        
中国美术学院韩天雍教授,幼承庭训,笃好翰墨,后入浙江美院、首都师大专业学习书法篆刻,先后师从沙孟海、刘江、欧阳中石等先生,在创作与研究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书法创作即以大篆为主,入古出新,在业界向以“大气磅礴,拙中见雅”著称。韩教授在创作研究的同时,特别注重对书法人才的培养。他循循善诱,寓教于乐,教学方式严谨而不乏风趣,给学生以“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体验,他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术涵养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书学群体——雍氏一门”。
        雍氏一门”由韩天雍教授所带博士、硕士及访问学者组成,目前共计40余人。“雍氏”之称得名于韩教授之名,不称“韩门”而特称“雍门”,其蕴意非常深刻,盖雍出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三子叔德之封国,所谓“郜、雍、曹、滕,文之昭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地在古雍州,即今宝鸡市凤翔,而凤翔正是西周钟鼎金文大盛之地。两千余载之后,韩天雍教授及其弟子以吉金文字为宗,接青铜时代先人之遗脉,冥冥之中,似有夙定。
        雍氏一门”自发轫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网络及线下的展览活动,如2015年《诗经》网络作品展、2016年“喜迎G20,最忆是杭州”展、临古网络展、2017年“钟鼓乐之”师生书法艺术作品展、“止于至善”韩天雍、叶军、刘灿铭教授及学生书画展、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40周年——全国古文字书法篆刻大展及论文与文献展、2018年“金声玉振”迎春书法展、“静心守志”师生书法作品展、首赴日本京都国际交流展等等,得到了业界以及社会的一致好评。“雍氏一门”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学术宗旨,以“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为艺术追求,在数年的实践中,渐渐形成了以古文字书法创作为核心、多元发展、和而不同的艺术格局。
 
       韩天雍教授是学界前辈,蒙其不弃,曾多次邀我参加“雍氏一门”的活动,我深切感受到雍门严师重道、相互砥砺、其乐融融的学术氛围,“雍氏一门”为书法教学师弟相承的传统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模式。今年秋季,雍门弟子将汇其优秀作品,刊布成集,以作阶段性之总结。韩教授属序于我,我浅学寡识,辞不获命,因忆前年冬日,清水轩与韩教授把盏论艺,我时有句云:“麈谈此夜感光霁,天影深涵万象虚。”今将此句转贻雍门弟子,期待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钱伟强      
​  20191025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