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师者风采——戴杰


卷首语

随风润桃李,日月鉴丹心。美术学院成立以来,多措并举致力于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经过不懈努力,学院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好老师。他们潜心育人、倾情创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乐于奉献。他们有着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彰显着不负芳华不负己,但求桃李满芬芳的师者情怀。新年来临之际,学院开辟“师者风采”专栏,整理、呈现老师们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留下的一串串脚印、一段段回忆,献上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戴杰,云南通海人。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美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分委会委员、云南省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文联委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先后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附中、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云南省美术书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特聘创作员。主要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与中国画的创作,作品曾入选第十届、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多次入选省级、国家级美术作品展并获奖。



人文相彰 ——戴杰绘画艺术


今日中国的艺术实践,价值多元化和个人经验主义已弥漫在整个艺术创造之中,在新的时间范畴内,正迅速滋长出自己的话语方式、价值观念、思想主题、表现形态和文化情绪。各类文化价值建构和语言形态实验构成了当下中国艺术实践的动人景观,戴杰正是这动人景观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员。


《暖阳》纸本设色 180×180cm

戴杰近些年的绘画作品,大都选取少数民族人情风物作为艺术创作对象,以此来解读社会、体悟生命、表达自己的文化观和艺术创造观。这或许是他有感于纷杂多变的当代艺术在现实功利、个人欲望、资本市场挤压下,越来越失去了它原有的纯粹性和尊严;抑或民俗、乡情本来就是他难以排遣的一个文化情结。

总之,他一直就不屑于那种艺术弄潮儿的姿态,悄然回归的是一种对人文精神、文化操守和文化逻辑的肯定和尊重。这些年,他一直以自己的立场和方法,为谋求乡土、民俗类中国人物画的现代性寻找新的文化契合点。他孜孜不懈地探觅着如何在当代艺术多元格局中、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自己的艺术创造既与现代文化观念保持着某种内在的学理联系,同时又彰示着本土文化特征、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记忆。

《春行早》纸本设色 180×180cm

以民间、民俗、民族为主要描绘对象来进行绘画创作,多年来一直是艺术家们热衷的主题,但多是抱着猎奇的心理,浮光掠影式地攫取少数民族的风情物貌,抑或以一种居高临下、悲天悯人的话语方式来言说她的僻慌、没落与原始。

如何将自己的人格立场与人文情怀融入其中,则为许多艺术家所忽略。戴杰从不以这种隔岸度物似的目光游离于所要表现的物象之外,而取真诚、亲和、交融的态度,以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澄怀味象”般的灵性体悟,从人文高度来思索少数民族天然、纯净、质朴的品质所蕴含的现代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通过描述他们的自然生活、生命状态来审视现代社会心灵与存在的失衡,人与自然交流的缺失。他作品中那些甘醇、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形象和民风,那些宁静、淳朴,却又生机盎然的山川丛林,那些充满野趣的小径、草木……就如同他精神生命的后花园,是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心性相映的体悟和感怀而凝聚在内心深处的情愫,是他自我灵魂洗礼的静谧之乡,心灵托付的栖息之所,透显着他内心深处的文化理想,引发着我们对本土文化的当代价值作深度思考。

《春荫垂野草青青》纸本设 180×180cm

戴杰的绘画艺术,不仅让我们认识和感受到了在现代社会映衬下,少数民族原生、朴真的文化守望所蕴涵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也让我们赏阅到了与之相应的视觉图式。他深知,对一个艺术家而言,任何文化思考和体验——无论它多么伟大和深刻,都必须凝结到一个恰适的形式上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因此,戴杰的绘画创作,在形式语言的锤炼上也独具匠心。他不拘泥于陈规,东西方古典语辞精神,现当代语汇因子,个人化的语言经验,经戴杰嫁接、配置,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个性特质的语言体系。其形式语言从表象上看是“具象”的,内质又是“意象”的。所有作品他都恪守以意造型、以意生色、以意托物。

语言法度取意而不失真,状物而不伤神,求情而不损性,较好地创造了融主客一体、物情一体、神貌一体的中国人物画个人范式。颇具功力的笔墨和笔墨程式是戴杰绘画艺术文化表达和审美追求的依托。在他作品中,笔墨语汇既有精瑾、微妙的理性控制,又有自发、随意的书写性。从宏幅巨制到精巧的小品,从缜密精微的水墨工笔到粗放的水墨写意,莫不收放有致,既丰富灵动又和谐统一,在水墨与色彩自然而然又不失法度的迹化中完成文化和人格陈述。

《村头小景》纸本设色 119×69cm

戴杰的中国人物画艺术,注重对文化精神的思考和领悟,他以原生态少数民族的生存样态和文化样态为坐标,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观、自然观、文化观和审美观,来透析和审视现代社会和文化问题,这种视界的交融,其实质是文脉与文质的交融,支撑它的当然是戴杰文心与文思的交融。我之所以对他的绘画艺术作如此这般地解读,也是基于此。戴杰在中国人物画艺术的实践探行中,贡献了自己的价值和智慧,成果斐然。

银小宾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学院美术》主编

《春风十里舞丰畴》纸本设色 185×200cm

《滇南印象之一》纸本设色 68×68cm

《白露》纸本设色 90×180cm

人物小品之一

人物小品之四

人物小品之二

人物小品之三

《春行之一》纸本设色 79×148cm

《春行之三》纸本设色 90×180cm

《春行之六》纸本设色 90×180cm

《姐妹》纸本设色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