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元代
元代国祚短暂,但在漆工艺史上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繁华时期。嘉兴西塘名漆工张成是十四世纪的杰出代表。他擅剔红雕漆,其作品雕刻深峻,圆浑而无锋芒。下幅拍品张成制剔红牡丹纹盘为木胎,内外黄漆素地上髹朱漆百道。盘心满雕一朵盛开的牡丹,四周伴有含苞微绽的花蕾四朵,牡丹枝叶舒卷自如。外壁亦雕刻四朵缠枝牡丹装饰,底髹黑漆,断纹自然,为元代特有形态。近圈足处以针刻划“张成造”三字。全器漆色鲜红,色彩纯正,布局层次分明,雕刻筋脉舒卷有力,刀法浑厚宛转,藏锋不露,磨工精细圆润,是张成传世雕漆中之代表作品,极为珍罕。
北京诚轩2006年秋季拍卖会第323号拍品
元 张成造剔红牡丹纹盘
20cm. Diam.
出版:
《龙泉集芳》2,日本茧山龙泉堂1976年,页106,图210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2015年11月,页249,图420
成交价(人民币):4,070,000
明清两代
纵观我国漆工史,前期的一个重大发展时期应属战国时期,而后期最重要的则要属明清两代,主要表现在髹饰品种的增多和工艺上的极高成就。自明初漆器匠师服役果园厂后,髹饰工艺开始了一番重大革新。当时的名工巧匠并未满足于宋元通法,而是力求增华,推陈出新,在技法和工艺上做了多方面的试验和实践。
清代制漆业较之以往则更加繁盛,其制作规模也远超明代。工艺技法上也有所发展,尤其是在描金、螺钿、款彩、镶嵌等方面。乾隆盛世,百工奇巧,为迎合宫廷喜好,漆器工艺也不免趋向繁琐复杂化。其成功作品精巧程度令人惊叹。
细究明清时期的漆器,并以黄成所著《髹饰录》为参照,其大致可分为以下十几个类别:一色漆器,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戗金,百宝嵌。其中剔红、雕填是明、清漆器数量较多的品种。
雕漆自元末达到了历史顶峰,明初仍在延续。永乐时期的剔红,与元末漆器制品仍然十分的相似。从宣德时开始,雕漆开始形成自己的风貌,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用漆由厚而渐薄,花纹由密而渐疏。至嘉靖时雕漆风格开始有了明显变化,刀法不复藏锋,不重磨工而渐见棱角,器形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雕漆到万历年间再变,文饰更细致化,刀法愈加繁密。
清代雕漆至乾隆时大盛,器物的品种增多,除了常用的生活用品如盘、碗、盒、匣外,还用以制造车辇舟船,屏风桌几等。雕漆与其他工艺品种的结合,也是乾隆时期的又一大特点。使用的最多的是鎏金铜饰,其他如画珐琅、嵌珐琅、镌玉、镶牙等技法也常与雕漆一同在器物上出现。
清代到了道光、咸丰时期,战火纷飞,动荡不安,漆器制造的发展也和其他大多数工艺一样,告别了黄金年代,进入了一个衰替时期。
北京诚轩历年拍卖明清时期漆器精品
北京诚轩2013年秋季拍卖会第702号拍品
明嘉靖 戗金彩漆龙凤寿字纹八棱盘
21.5cm. Diam.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2015年11月,页248,图418
成交价(人民币):517,500
北京诚轩2010年秋季拍卖会第945号拍品
明万历 戗金彩漆双龙戏珠纹长方桌
89.2×64.2×70.6cm. Long×Wide×High
成交价(人民币):448,000
北京诚轩2007年秋季拍卖会第115号拍品
明末清初 黑漆镙钿葵花式小香盒
4.6×2.9cm. Diam.×High
成交价(人民币):117,600
北京诚轩2015年秋季拍卖会第775号拍品
清康熙 夹纻漆金观音坐像
37.3cm. High
成交价(人民币):897,000
北京诚轩2010年秋季拍卖会第841号拍品
清乾隆 仿漆釉菊瓣盘
16.7cm. Diam.
成交价(人民币):616,000
北京诚轩2008年春季拍卖会第711号拍品
清乾隆 外剔红献花图内填彩漆锦纹四层套盒
18.3cm. High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2015年11月,页248,图419
成交价(人民币):302,400
北京诚轩2013年秋季拍卖会第701号拍品
清道光丙午(1846年) 卢葵生制百宝嵌漆砂砚
10.5×2.2cm. Diam.×High(砚)
12×3.2cm. Diam.×High(盒)
成交价(人民币):552,000
参阅《中国古代漆器》 王世襄编著
作者:北京诚轩拍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