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钱币正面刻有“乾隆通宝”四字,钱文端庄大气,字体深邃挺拔,横直竖立,遒劲有力,书法艺术价值颇高。整组钱币设计简约大气,古朴典雅,纹饰深浅适度,是匠师匠心独运之佳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是现今人们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实物凭证,意义深远。
顺治通宝为清朝钱币,铸于世祖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顺治通宝是清朝入关后正式铸行的第一种制钱,面文“顺治通宝”,钱文宋体、均为对读;多为黄铜质,有极少数为青铜;钱体趋于扁平,钱缘宽阔。顺治通宝主要为小平钱,少数折二、折十大钱,按背文变化和铸行阶段可分为五式。该清代钱币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流传期间历经风雨战火、社会动荡,至今已是非常不易。它们是历史文明最忠实的见证者,既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又是特殊精美的艺术品。千百年来的古钱币历经沧桑,存世数量越来越少,投资价值日益升高。
清嘉庆帝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五十四年(1789)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一年正月初一登基,改元为嘉庆,在位25年。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嘉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满文左"宝",右为满文铸造钱局名。此枚钱币写得清秀工整,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收藏!
雍正通宝雍正通宝是清代钱币,用黄铜铸造,做工精良,雍正通宝现为五帝钱的一部分,五行属土,有辟邪的功效。始铸于雍正元年(1723年),是继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
雍正通宝的钱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奠定了清朝此后一百八十余年的钱文风格。是清代钱币中相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的一种制钱,但是由于其规范、精整,直径较大,做工精美,文字规整统一,故深受
康熙通宝为清代钱币,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面文“康熙通宝”以真书直读。
康熙通宝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钱币虽经历了无穷岁月,但纹路依然清晰可见,上面的锈迹也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有着难以言喻的收藏价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