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以线绘形 以彩写意——李克宝“线性后抽象主义”绘画作品赏 原创: 黄丹麾 艺市纵横 2018-08-07 李克宝1969年生于山东德州,擅长书法、国画、丙烯油画,现为中国长城书画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其画作曾在国内外画展上多次获奖。 以线绘形 以彩写意 ——李克宝“线性后抽象主义”绘画作品赏读 文/黄丹麾(博士、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公共艺术网主编) 李克宝的绘画作品在造型上采用了线性结构,这种线性结构体现在他用线条来塑造几何化的形象。比如作品《春》中的少女形象就是用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线条勾画出来;《蓝色畅想》则以流动的弧形、三角形、圆形的线条来建筑抽象的空间;《舞蹈》仍是以三角形、圆形等线条构建几何化的舞蹈者形象;《海》《清晨》依然以几何化的线条描绘少女形象。这种线性结构一方面来源于中国画中的“骨法用笔”,另一方面也受到西画的影响。但是,这种线条又不是纯粹中国画中的线描,而是将中国书法和中国画中的线条与西画中的素描线(轮廓线)相结合,将中国画的笔法、墨法、皴法和西画(如蒙德里安、毕加索、德库宁、波洛克)的线条、笔触、肌理相统一,进而把类似中国画和中国书法中的线条予以几何化、空间化和色彩化,从而走出中国水墨画因黑白平面性而产生的局限与束缚。 李克宝的绘画作品在色彩运用上,一方面借鉴了中国画中的“以色貌色”“随类赋彩”等色彩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又将马蒂斯、罗斯科的色彩观引入其中,更主要的是将中国文人画中的写意观纳入创作之中,强调色彩的写意性和韵律感。比如《流动的生命》中的大面积红色、蓝色、黄色、褐色等的运用均类似于中国文人画中的泼彩,具有强烈的写意性与生动的气韵感;《舞蹈》中类似红绸的线条同样具有中国画的意趣与境界;《无题》就是将中国书法的黑白线条予以色彩化,但仍让观者感觉出中国书法的抒写性与律动感;《海》中少女背景中的大面积红色仍具有中国画的写意性与书写感。 在绘画的颜料选择上,李克宝摒弃了油画颜料,而大量运用了丙烯颜料,丙烯颜料与国画颜料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速干、可用水稀释等,“速干”表明它就像文人大写意的用笔与施墨,必须一蹴而就,无法更改;可用水稀释表明它可以像水墨画那样酣畅淋漓、意趣氤氲。由此可见,绘画颜料的选择和创作观念息息相关,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创作的方向。 李克宝的绘画艺术毫无疑问走的是一条中西合璧之路,而中西合璧的前提是必须中西兼长。李克宝是位自学成才的画家,虽然没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但是具有极高的艺术天赋。他从10岁左右就开始练书法,临习颜真卿、“二王”等书法家的字帖,创作持续了几十年,因而书法功底深厚。后来,李克宝又自学国画、丙烯油画,并到当代艺术的大本营——美国作画、办展。这种从艺经历决定了李克宝对书法、国画、西画均有深入的研究与造诣,这种学贯中西就为他中西合璧提供了有益的土壤与坚实的积淀。 总之,李克宝的绘画以线绘形,以彩写意,将中国书法和中国画中的线条与西画的笔触、肌理有机合璧,把中国的色彩写意与西画的色彩表现融为一炉,进而打通中西,融会古今,“得意忘形”,创造出“线性后抽象主义”新型画风,这必将在中外绘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刊于《艺术市场》2018年8月号 | 微信编辑:舟舟 |
作者:黄丹麾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