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画余随笔·事事太平共长久
事事太平共长久 97cm×134cm 2018年
窗前梅花开了,意味着又是一个春天的开始。
年过后,接连又是雨又是雪的,起不了盼春的愿望。虽然已过了雨水的节气,但阴冷延迟了绿意的萌生。园中的梅花绽放,那是今天无意中才发现的,而其他树木仍保持着静穆。梅花是立春后的先行者,接踵而至的是迎春花,玉兰相继开花。我居然漠然地希望时光能停留,没有阴暗的心理,而是明白一旦春真的莅临,一茬茬的花开花落,虽然给视觉有不断变化着的缤纷,结果落了个‘匆匆’的感觉。
去年的几幅画是秋天的稿子,绷在板上,已是半成品,仍在不停的调整画面关系,反复的细描慢染。画得疲倦时会设想新的画面,也需挪出时间选择合适的鸟型,再待花发时穿插春花春景。
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视觉暂不被物态的鲜活触及,可让心中轻轻飘荡的想法停留在意识中,制造起一个白日梦般的幻想,激起由幻想而成立的无限春光。我几乎每年都惦念着小岛上的虞美人,矢车菊……也更想念那丛鸢尾,绽放紫色中印有蝴蝶般的纹饰,与靠着白栏杆缠绕着的粉红色的蔷薇,所组成艳丽而文雅的画面;而拐出小区的高速口有一个水塘,黄色的鸢尾在水边与菖蒲的嫩叶相杂,在水中留下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倒影,勾起莫奈般的印象。
天气仍然阴沉着,时而下着小雨,我在画室中持续渲染着柿叶与太平鸟及寿带——那是半年前园中的柿子树枝繁叶茂的情景。叶片的肥润会忽略果子已成形,果实因青涩与叶浑然成一片,组成浓郁的绿,不似数月后叶面才开始色变,也逐渐稀疏,而柿果也由黄转为彤彤的红。季节的转换形成了各自的舞台。当一切均在最旺盛的“如日中天”时便由盛转衰了。盛衰互伴,这是大自然一种平衡的法则。也因着大自然盛衰的现象,居然想起人类对祈福避祸的愿望。例如,柿子与如意组合成面,可题“事事如意”。恰巧我收集到了不少姿态各异的太平鸟与寿带的摄影图片,也就起了个世俗的想法,将柿子太平鸟加上寿带鸟组成一幅画面,其寓意可谓“事事太平长寿”的意思。从起稿到设色较为顺利,两个月便完成了。基调是粉黄绿色,有点清新明快的感觉。
到了十月,柿子成熟了,家人开始一盆盆的采摘,不禁动了再画一幅的念头,并告家人留下一些供我写生,也让鸟雀分享这些果实。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我将桌子搬到树下,悉心地安排起枝条的穿插,并摘了枝叶与垂挂的柿子,在画桌前对其细节修来改去。因为前一幅是明快的调子,这一幅得浓郁些。
院中的柿子
上午起来,雨又开始下了,我继续调整柿叶的关系用略深一些的同类色顺叶脉缓缓的晕染,估计又得耗费几天。
“叶绿中包含着所有的光合作用机制,叶片以捕获光线能量调动聚光分子,将光束转变成兴奋的电子,电子激发产生的动力,则被用来为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提供能量,然而过分的光束,将会击垮这些聚光分子”,这让我明白为什么阳光充足的夏天,枝叶得茂密才能阻挡强烈的光束,任何事物都需要掌握一个度,以求得平衡。我用了大量时间反复塑造这丛叶子,给柿与禽鸟挪出应有的位置,营造一个和谐的色调。
太平寿带图 96.5cm×132cm 2019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明白,时序的演变,角色也得转换。“如日中天”同样是暂时的,人得学会如绿叶般充当一个背景的衬托。“事事太平共长久”得有通达的心境。让期望与贪欲控制在某个范围中,才能以坦然的目光看待外界的物态,由此也可获得长久的太平。
2019年2月27
江宏伟
1957年11月生于江苏无锡
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曾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江宏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