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不似之似写我意--庚子年蔡茂友水墨花鸟作品欣赏

  宋代苏轼所提倡的绘画“写意”之法,是写胸中“逸气”,将主观感受和意念充分恣肆,赋予作品的质量感和生命感。使写意花鸟画外在的构图形式美和内在的意境美相融合,增强作品感染力。纵观画家蔡茂友的作品,用笔以书趣风神胜,始终与传统文人画一脉相承。他在不似之似的神似中去追求画面景物的真实感觉,不为现实所役,达到经营画中的妙境。欣赏其作一股时代气息夹带着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这些无不显现着画家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哲学、笔墨和情感内涵的深深了悟。

oMWAVDIQ4nPE5RcjrmB2pLfZQMsxTBWQ9EqFel7H.jpg

  花鸟画中,以虚淡所造成的空白意蕴也很典型。虚到极处是空,淡到极处是白。清人恽寿平云:“古人用心,在于五笔墨处,”算是一语道破了天机,无笔墨的空白才是画家博取象外之象,象外之意的广阔天地。欣赏《清凉与共从容伴红尘》,此图下方画一水塘,双鸟各显其态,一清闲梳理羽毛,一专注于水中游鱼,浓淡相间寥寥几墨点便是苔草,气氛静谧。画家构图时妙用空白可表现空间距离,也可利用空白表现天空和水面。绘画中因尺幅和形式有了一定的规矩,空白也就正式成为作品中的一部分,这种空白具有作品主体的处延性。

SrSdN3pcLL0FIkkglSLXobZMtNRndWV0h5gEIbkV.jpg

  作为此画的“画眼”,画家对这一只蜻蜓的神态姿势,甚至羽翼的刻画都极近精微之能事,这种精微又并非一味写实,而是注重形神兼备,使观者仿佛能感受到这只蜻蜓的可爱和生机。在蜻蜓的下方,盛开一丛白荷,荷叶摇曳,荷杆整体向上延伸,两朵大荷叶张开,各有姿态,互相呼应。数笔苇叶,用笔颇重,点醒精神。在画面的下部用淡墨染出水境,如同山水画之远山,增加了画面的层次。在右上角,又用极淡的墨色纵向题字“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写出荷塘悠远杳渺之意。不仅点题,且由物及人,引人遐思。整幅画结构严谨,气象典雅。

blpWhMlpgm8SuXvLzK0li5AUhriW2MfXmqAE5Pkt.jpg

​  欣赏画家所作此幅荷杆画法,是一笔直下,气脉畅通,体现出一种清深雄厚的风格。细笔勾勒的荷花正好对应大刀阔斧画成的荷叶,对比之下,各见精妙。画家即能完美把控画面的各个因素,使之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在这幅画中,力与美、动与静、清秀与雄浑、富丽与文雅都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和谐。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