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典藏 · 观想 】 李玙君:语言


[编者按] 翰高岩彩艺术馆《典藏》展开展以来,社会各界观者络绎不绝。尤其是青年岩彩艺术家,在前辈岩彩经典原作面前感慨万千。欣赏经典~让他们带领我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1/a4672fc1a8a63a4859d2c6b754334a88/a4672fc1a8a63a4859d2c6b754334a88.jpg

朱进岩彩作品《老二 40》 38×46cm 201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1/68975fa47c3c67f9d650ca187bbc0dfd/68975fa47c3c67f9d650ca187bbc0dfd.jpg


朱进岩彩作品《老二》 50×60cm 2012


语言


语言无处不在。用语言交谈、用语言沉默,我们用各种语言以各种方式言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1/2d51ac1a7a1f43eac0d20b5d0af337ee/2d51ac1a7a1f43eac0d20b5d0af337ee.jpg


朱进岩彩作品《风景》 50×60cm 2008


在“典藏”展览中,再次读到朱老师的原作,我又想起画毕业创作时老师的话:要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当时很茫然:该怎样做呢?这是一个不大能给出具体答案的问题,过于确切的解释似乎只能导向片面、固定和僵化的方向。我翻出所有能找到的朱老师的作品和手稿,试图从老师各时期的作品中琢磨出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蛛丝马迹”。然而,没有任何结论,令人困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1/6bd443b99b4c6a8035fe3e2e9e1cc950/6bd443b99b4c6a8035fe3e2e9e1cc950.jpg


朱进岩彩作品《风景》 200×400cm 2011


语言是贴近艺术家本质的。展厅中朱老师的作品,在他的一隅空间里悄无声息地开启世界。有世间百态的人物,诙谐轻松中带着些许耐人寻味的表情,像是我们熟悉的某甲、某乙或我们自己;大幅的风景,来自于真实的自然,却在比现实更有意味的空间诗意地展开;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鱼,竟兀自有着各自的神情样貌和情绪。土质材料的运用恰到好处,使得画面在一种朴拙、自然、厚重的气息中透着清澈与澄明。老师对于生命的理解、对待生活的态度,老师个性中的洒脱与自在,都在他的作品中无遗显现。来自艺术家自身的信息,变为一种“可见”,归隐于作品中的物、质与世界。艺术创作永远不是在完成一种既有的东西,语言,恰恰来自于迥异于其他个体的我们自身。当语言涌现,遂成为艺术家诗意栖居的“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1/eac3a8da13cdda3f7ec9023c86ee3466/eac3a8da13cdda3f7ec9023c86ee3466.jpg

朱进岩彩作品《大鱼 4》 200×300cm 201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1/b442d73939521d0fdc0396cc3b21364b/b442d73939521d0fdc0396cc3b21364b.jpg


朱进岩彩作品《鱼》 50×60cm 1999


毕业后,带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我固执地继续着。朱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提示与指导,亦不忘适时的鼓励。大概是在等待我自身的觉醒吧,老师会提供观点,却从不给出任何具体的办法和答案,这让我得以在积极的状态下独立思考。而独立之思,正来自于每个独特个体精神深处最为真切的灵魂。自由自在地生发,自由自在地迷失,自由自在地抵达未知又重归原处,不确定的、真诚的、倔强的、恣意的、笨拙的,是我在这个阶段找到的关于艺术创作最为鲜活生动的状态。“在通往语言的途中”,有一个清静的缘起,似乎不必思量它的结果。或许,本没有这样一个“途中”。


李玙君

2021年1月10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1/e45bd1ba1ac687709e977c9ef06afde7/e45bd1ba1ac687709e977c9ef06afde7.jpg

#李玙君 个人简历

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研究生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结业于上海美院岩彩绘画工作室岩彩创作高研班

现任教于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主要参展:

2020年:“水渡河国际艺术节•中国当代岩彩绘画艺术作品展”,长沙师范学院美术馆,长沙

2019年:“水渡河国际艺术节•湖南当代艺术作品展”,长沙师范学院美术馆,长沙

2019年:“溯源重生——当代岩彩绘画创作展”,宝龙艺术中心,上海

2018年:“溯源重生——岩彩绘画课程体系实践轨迹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1/e2506064c0401122531d1ccfcd744f07/e2506064c0401122531d1ccfcd744f07.jp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