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想必是古代最常被文人惦记的水果了。苏轼在其诗作《食荔枝》中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画家蔡茂友在绘制水墨荔枝之前,在画面构思上,先采取从上到下出枝的方式,浓淡墨勾画出枝干,并以笔尖蘸浓墨,在枝间点画一些叶片丰富画面。画家所画荔枝先以较淡的色调点垛出荔枝的果形,再以重色调点缀其表面,荔枝的画面色调会更具层次,追求写意之感。为丰富画面构图,增强画面动态,在画面左上侧再添一展翅的飞鸟,并以淡墨色勾勒叶片陪衬,在叶片下方再点出几颗色调较虚的荔枝,整个画面以色调的虚实凸显画面的层次感,富于清新灵动气象。
品读画家蔡茂友笔下寿桃,充分吸收没骨画法以及水彩的色彩鲜嫩娇艳的表现手法,在密枝繁叶的紧拥下突出两组寿桃,硕果压枝,鸿寿满树。桃叶以大笔泼洒,笔蘸浓墨以中锋勾出桃叶的主脉,叶脉从上到下有粗细变化,浓淡相间,层次分明。为使画面富于变化,画家将一侧枝呈孤形向左方伸展,再添上一飞鸟,而不但与桃子、桃枝形成动静变化之趣,让全图神气内敛。整幅作品硕果丰实,红润诱人,微风荡漾,桃子成熟的诱人香味吸引而来,更彰显出喜庆吉祥的长寿之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