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雁语·蒋世国
闭门思艺
人生的轨迹是在画一个圈儿,从艺亦然。终点靠上起点,就是圆满。
美丽生活·蒋世国
一、瞎画
一画友多次上门求教大师如何画好画,碍于学生的诚心好学大师答应传授,但曰一定不能外传。
学生应之。
大师终于开口:瞎画!
学生茫然……。
其实大师的“瞎画”却道出了绘画的真谛。
绘画是内心自然流露与情感自由张扬,不能有过多想法与杂念,画时应物我皆空。信手拈来、胡涂乱抹更能暴露真性情。
哲人有言:人失去理智时最痛快!
从技法而论古人早有言:“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画到生时是熟时”。绘画最忌熟练而失生涩,最忌油而失鲜活!
可做到瞎画谈何容易!
这需天赋、气度、胆识的集成。
瞎画要有一个度,控制这个度是一种智慧。
画分逸、神、能三品,而逸品必是天助神来也,也就是潜意识。
“无法之法”不是不要法,还得落到这个“之法”。
生与熟各占几分几两,要靠才情控制。
失去理智又不失控,是度的把握。
瞎画是一种自信,
瞎画是一种自由,
瞎画是画好画的最高标准。
二、画圈儿
人生的轨迹是在画一个圈儿,从艺亦然。终点靠上起点,就是圆满。这就不难解释大师之作与儿童画如此接近之理。从艺者都想当大师,这就得用一生重归原点。理儿是这个理儿,可不见几个能回得来。艺术家是用一生在画自画像,画面上的迹象如镜子在显现自己。通过画作就能知其境界、才情、心胸与习性。古人有言:字如其人,画更如其人。从艺天赋是绝对因素,后天的努力只有在天赋上才有用。再神奇的雕工也不能把一块毛石雕成玉。上天把成为大艺术家的标准定得太苛刻,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出一个或几个大师。只有这个时代,大师如苍蝇一般满天飞。从艺人还是好好画圈儿吧,慢慢往回活。回到底成大师,回到一半成艺术家,一半都回不成就安心当个美术工作者吧。
三、大萝卜
品古画论,劲道!
传统画论均出自画家之手。乃多年所悟精妙之理与实操经验。
玄秘,实用。
读今日画坛之理论,晕菜。
哲学、玄学、精神、时空、图像、消费,生命、价值、人性、爱、现代、后现代……。
观念到观念,概念至概念、名词之名词。
如坠云雾,如入迷宫。
七拽八拽不知所云,像皮儿厚的包子总也吃不到馅。
似懂非懂还好,残存点原始感觉,迷迷糊糊画下去。
一旦觉得懂了麻烦就大了,一优秀画家朋友读了博士就不会画画了。拿起笔满脑子理念,满脑子问题,无所适从。
绘者,无精神思考,匠也。无理论支撑,迷也。
批评家,不会读图,水也。没实操经验,空也。
艺术如列车,理论、作品为双轨,各自归位,互相支撑,艺术列车方能前行。
齐白石“似与不似”、毕加索“艺术是真实的谎言”,一语道出绘画的真谛,直白、过瘾、受益。
而当下有些理论文章为显学问,概念堆砌,名词泛滥。绕来绕去连自己也不清楚。小事说大,大事整复杂,复杂事搞乱……。
反正就是不好好说话。
不禁想起小品里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汤”。
其实就是一个大萝卜。
蒋世国2021年1月22日于朗菲园
自画像·毕加索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