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美术学博士林夏瀚:石朴山水画中的乡土本色

  林夏瀚

  (美术学博士,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

W0Dp3RcYRXClev96bzqsu7b8LUjozUOHQlQBJzyh.png

石朴 温柔原来是故乡

144cm×31cm 2012年

RfJt68GYdWk3M7T4taTmOtljMD2Xjp9aWSYmd7JY.png

石朴 温柔原来是故乡(局部 )

  石朴先生的山水画苍茫浑厚,在生机勃发之中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情感。乡士本色,是我读他作品的最大感受。这种乡土气息犹如在泥土中自然生发的植物一般。只有长期生活、根植于一个地方中的人,才能从容地去摸熟每种事物的特性,就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

L4Gn3dHz6sfTnV5bob5WnPSXu2yS04YZMAkrJlhq.jpg

石朴 故乡梦绕

28cm×40cm 2018年

JpeWWsxsb3kA2kmxUfHp64yyMmTter8RbOflvgNp.png

石朴 故乡梦绕 局部

  石朴先生淡泊名利,在观念多元的中国画坛中避开迷眼乱花,坚持潜研,努力构筑内心的精神家园。他的山水画从黄宾虹、赵望云、黄秋园入手,上溯石涛,师古不泥,将北宗山水图式与南宗笔墨加以整合,并注入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经验。他的作品长于勾擦,用笔带燥方润,以点线交织成山水骨架,或屈铁沉凝,或闲云出岫,有势有质,表现出黄土高原特有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景观,并体现了“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的儒家审美价值指向。可以说,他深受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的影响,在走向自然、感受生活与自我表现三者之间往复穿梭,从而使其山水画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与内在的刚健精神。

U42dzNLvdOE5q39DZK8vU4y6WSEbQAzTXzytjqOf.jpg

石朴 镇安春色   28cm×40cm 2015年

  石朴先生以坚定的信念不懈探索,遵循传统山水画的正道,并将民族样式、民间经验与自我理想、艺术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其实质是对传统的整理与弘扬。在此,我不得不引用刘魁立先生在2018年中秋节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当人类越来越了解外界与自身,依然需要幻想性的艺术创造。嫦娥在广寒宫,玉兔在捣药,那棵桂花树开得正好,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物,那是另一个世界。尽管我们已经知道月球不过是一个星体,但还是要保留这个美好的传说。尤其对孩子来说,刚刚认识月亮的时候,应该听到这样的故事,人类也需要保持这样的童心,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智慧,也是我们幸福感的来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石朴先生那可资分析与研究的富有乡土本色的山水画,值得我们弘扬与展望。

ozqBwPQyyPELSoXMIm6F5BHFDLIfp9dt6W4qFjjN.jpg

​石朴 回家的路   28cm×40cm 2018年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