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东方美学标准之清奇】怪异之奇、豪放之奇与清奇之奇,艺术中奇的分类

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

可人如玉,步屟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奇”字虽然是大家常见常用的,但艺术中的“奇”却有着各不相同的多种涵义,因此要准确的理解清奇之奇,便先要对之进行简单的分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0211af96273e8a4c937c10f276e491b3.jpg

首先是不合理、不和谐的怪异之奇,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因外在的逻辑不通造成的,其实却是由于内在精神的缺乏。比如达利的《圣安东尼的诱惑》,其技法是传统的学院派技法,主题立意陈旧滥俗,只是加了些意识流概念的包装,其形象倒是极尽夸张,马和大象怪异而细长的四肢扰乱着人们的视觉和思维并构成了作品最大的“创新”之处,但显然这只是为了奇而奇,无法掩盖内在精神的空洞与缺乏。

清代叶燮曾评论某些诗歌创作“徒以富丽为工,本无奇意,而饰以奇字;本非异物,而加以异名别号,味如嚼蜡。”可以说在绘画中同样存在着相同的情况。

泼墨仙人

相反,如果有内在精神上的超越和创新作为基础,那便构成了突破常规性限制的豪放之奇,比如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画中人物额头宽大,眉眼鼻唇挤作一团,其面目是怪异的,但这种怪异是写意的遗形取神,技法上疏放的用笔则是对笔墨工致的宋画的突破。当然,豪放之奇又不止怪异,就如屈原的楚辞,瑰丽的想象和浪漫的情怀能够产生一种令人震撼却又不失和谐的美感。

清奇之奇不同于以上二者,它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奇而不怪。在自然之中存在着数不清的奥秘,这些奥秘又隐藏在各种复杂的联系之中,被人们所忽略或无视,当独具慧眼者发现并将之艺术性的表达出来便会使欣赏者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或有所思,或有所悟,虽有所悟,但又悟之不尽。如唐朝钱起的诗句“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意趣盎然,清奇可爱。

匡庐图

清奇是于模糊中把握清晰,但这种模糊性并未完全消失,甚至还是产生韵致的必要条件,可见清奇又不是寻根究底,必有所至,而是带有几分源自于疏野的收放自如,自由洒脱。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二十四品新解」从劲健来看艺术的降维表达

「二十四品新解」孔子问志,冲淡之极即雄浑之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