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网友问:学艺术需要注意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画家宝松答: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层面:第一,首先弄懂什么是艺术?第二,要学习这个“艺术”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弄懂什么是艺术这个话题,我在不同的场合谈过许多次了。而当下的课堂教育里除了繁复冗长的“空泛大道理”和摸不着头脑的“中西方美学论述”之外,并没有真正的给希望学习艺术的青年学子以简单易懂的“相关知识”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方法”。所以,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层出不穷的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虽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学历,但到了社会上,这些毕业生大多数都没能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艺术工作。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学校的日子里并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是艺术”。所以在现实的社会工作中很难发挥自身的艺术创造力来把握住机会。即使有些人比较聪明,在借鉴他人和仿造他人方面(年轻人当中风靡的韩日连环画风格的人物造型)有了些“小成绩”,也同样跳不出“雷同”“像谁谁”和“似曾见过”的圈圈。而最终只会深陷在这个圈圈里不能自拔。这部分人从不想去创作自己独特的人物形象,而只是一味地模仿他人和“照着别人的作品画”,以至形成了一种“千人一面”和“毫无特色”的风气。殊不知,这种跟着别人屁股后面照猫画虎的所谓的作品是很难与“艺术”挂上钩的。因此,弄清楚什么是艺术,至关重要!艺术要有个性。艺术要与众不同。艺术要独树一帜。艺术要自我修行。 我几年前的一篇文章《再说艺术的真谛》用简单明了的方法谈到了与艺术相关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 百度一下,这里就不再赘述与艺术真谛相关的内容了。
今天我就“要学习艺术需要注意什么?”来谈谈我的建议:
1.涉猎必须广泛,多门类学习。这点非常重要。要知道,艺术不是单一的。她涉及到文学、历史、风俗、种族、宗教、信仰等等很多看似并不搭界的学科和内容。然而对这些内容掌握的程度却能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艺术成就。例如:一个画国画的人若不会作诗写字,他的作品就很难上到一个高境;一个画油画的人若不懂历史,没准儿会在创作以项羽为题材的作品时在背景里放上个唐三彩马;一个电影导演若不懂历史,他或将现在年轻人流行的发式放在了古装历史剧中(这样的穿帮事情举不胜举)……如此这般的失误在当下屡见不鲜,只能说明这样的人不是在从事艺术,而只是在故弄玄虚、滥竽充数而已。所以说,尽可能地涉猎不同门类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学养,争取成为触类旁通、见多识广的人,对学习艺术会大有裨益。
2.确立志向,不可半途而废。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这里的“志”是志向和意志力的总称。志向是确立目标,而意志力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保障。那种见异思迁、好高骛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左右摇摆之人是不可能真正的从事艺术的。他们充其量也就是“玩一玩”“乐一乐”罢了。只有那些立志之人和励志之人才可能会在艺术之路上走到底而获得成功。
3.找一个好的老师。从前有一俗语:“男怕入错门,女怕嫁错人”便是此理。一个人徒有一腔热血,拜错了师门,最终可能是学不到真本事的。一个优秀的老师会毫无保留地教给你真正的本领,令你在学成之后能够在社会上独当一面、自立门户。如何判断老师的优劣?只要看一点就够:好老师教方法,差老师让你临摹他的作品。与好老师学到了方法之后,可以独立绘画创作。而离开老师的作品始终不会自己绘画的人,就应该早点意识到,是时候该换一个老师了。
4.不断反思自己,将学习艺术当做一种人生修行。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否定自己。只有在不断的否定自己的过程中才会提高。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要虚心向他人求教,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不可只听赞美固步自封,只喜奉承自以为是。在修行中提高修养造诣,升华境界情怀,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胸高尚的人,这样在他的艺术品中就绝少有那种自命清高的做作和左右逢迎的俗气。
5.注意自我独立风格的打造。没有这一条,将不会成就自己!纵观中外艺术史中哪一个艺术家不是特色鲜明?哪一个艺术家不是独树一帜?贝多芬、毕加索、梵高、莎士比亚、柴可夫斯基、马蒂斯等等等等这些大艺术家们,有谁是去模仿他人而获得成功的?又有谁不是性格独立、风格独特、独领风骚的?所以,能创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的特质!那些步他人后尘、学他人皮毛的做法只能会害了自己误了自己!
2021.1.25《蛇舞》纸本彩墨 93x93cm 画家宝松 创作时间 2012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