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1970-01-02 00:00
这件小陶环白陶质,生坑,完整。外径3.9厘米,内径1.5厘米,好径1.2厘米,厚0.4厘米,内外沿微凸边廓。两面均满饰卷云纹,总体光滑,偶见小砂孔。
据《尔雅·释器》说:“好肉若一谓之环。”,《说文》释环为“璧属也。”环在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及广东曲江石峡文化均出土发现用蛇纹石、大理岩做成的环,主要作为装饰品。商周时期较多素环,春秋时期环常饰以繁满精美的纹饰,形制也相当规整。该陶环形制与纹饰风格,皆与春秋时期的玉环如出一辙。虽是陶器,材质不甚名贵,然从制作工艺看,构图饱满,云纹变化多端,穿插和谐,压地浮雕一丝不苟。观赏该陶环,能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神秘与敬畏心理。
该件陶环之出土现世,实证了在春秋时期是有作坊专门制作陶器(可能还会制作陶璧、陶瑗等)以作明器,其用意当是代替同名之玉器以陪葬。如此,则这类陶明器的产量不在少数,然其性脆易断碎,今天所见因出土之完整,故较为难得。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