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我看来,人的一辈子就像和田玉一样,要经过昆仑山中亿万年的沉积,要经过玉龙喀什河里千百年的冲刷,如琢如磨,惯看风雨,才能有最终的温润莹洁。
玉雕这个行业过于传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这个时候要想突破,就得注入新的元素和新的思想,用新的视角和新的眼光打量它,让传统的玉雕能够容纳时代的精神,符合人们的审美理想,这样才能够形成时代的主流,才能将传统的玉雕发扬光大。
对我们这些琢玉的人来说,与其说是做玉,还不如说是发现玉。玉是有它的生命的,它的样子是由天地造化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只是观察它感受它,深入到它的内在生命中去。能在料上发现你的思想,能在料上发现你的主题和造型,这个料对你来说就是完美的。
我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审美范式,这个范式是开放的,只要能把我们的玉文化里独特的人文美和和田玉的天然美表达出来,一切方法都是可行的,“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无常无法才是真法。
一个人风格的形成不是那么容易的,它需要长时期的对玉的感悟,需要深广的玉文化的积累,并且要将文化特质与一定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开创出一个玉雕的新面目。
艺术史上的每一个真正的大师,要么是集艺术的大成并能充实完善,要么是开创了艺术的新局面,从而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也因此能够传世。
玉雕是把玉的有限实在和玉文化的无限潜在结合起来,让人的精神经过物化达到永恒,艺术的目标就是人的目标,人的发展没有止镜,艺术也就没有止境。
作者:樊军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