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创业艰难

你们从上海回到了新疆,那时候新疆玉雕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回新疆做玉雕应该是很困难的,你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选择了独立创业这条路呢?

  回想当年选择独立创业,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年轻,充满了激情。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在三桥那里喝啤酒,他说出来干,我们两个人合作,他这么一说我听了很兴奋,那时候毕竟还是年轻嘛,容易冲动,就一下子来了创业的勇气。很快我就租了两间房子,但是没有买料的钱,我的一个同学,张毅,跟我的关系很不错,我跟他说起这事的时候他也没吭声,但他回去就跟家人商量,第二天把钱就拿过来了,让我很感动。我办厂子的时候只有六台机器,七个工人跟着我干。刚出来的时候很艰难,玉要拿到口里才能卖掉,所以那时候我经常出差,都是去找卖玉的渠道,但我还是很坚定,我就是相信我能做好。

当时你只有20多岁,对创业的艰辛一定感受很多吧。

  刚开始的时候的确非常困难,有一件事情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时我带着徒弟们做了很长时间,也挣不到钱,工资都发不起,于是我就去买籽料,想赚回来一点。好不容易借到钱,花了四万多元买了维族人的一块料,满红皮,蹭开的面还露着白肉,结果一刀切下去,里面全是石英的线,脏脏的。当时我的头一下子大了,我心里想,这下可完了!那时我的心理压力特别大,过了几天,待平静下来后,觉得我还得坚持下去,不能就此放弃,于是就硬着头皮,研究这块料,最后用这块料做了一个观音瓶,还做了几个带红皮的把件,一共卖了三万多元,算是挽回了一些损失。

  所以说,那段时间还是挺坎坷的。但在我看来,人的一辈子就像和田玉一样,要经过昆仑山中亿万年的沉积,要经过玉龙喀什河里千百年的冲刷,如琢如磨,惯看风雨,才能有最终的温润莹洁,这就是我的人生观,也是我的治玉观,我不会惧怕任何挫折,我会坚持下去。

这个事业上的低谷,你是怎么样走出来的?

  现在回头想想,当时我还是很有眼光的,我留下了做玉的工具、材料,留下了做玉的人才。当时我没有现金,也没成品,没办法周转,三个月没能给工人发工资,可是他们一直没有怨言,照常上着班,我特别感谢他们,没有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我的艺术道路会艰难更多。后来做出了产品,我跑出去卖了十几万元回来,总算把这个坎度过去了。这以后我就一直自己做,市场也在逐渐好转,到2002年的时候,我一年的销售额已经到两百五六十万元,当时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了。很多人指名要我的作品,到现在了还是我的忠实客户,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我作品的认可,对我处世原则的认可。

当渐渐走出了困境,事业发展也越来越好时,你是如何把握市场方向的?

  1996年,我把自己的厂子命名为启泰,也是寄予了走出困境的寓意。当时我还是比较自信的,我想按照我的艺术理念和经营原则,就这么一直坚持做下去,一定会被人接受和认同的,就像真正的好玉,总会有被人们欣赏的时候。

  说到市场,也不能说我对市场有着先知先觉的本事,我想把产品做好了,市场自然就会好起来。我的厂子从那时候起就承诺,客户满意了再付款,不满意我就自己留着。我现在还是这样在做,用时下流行的话讲,就是“定位很明确”,我就是要做精品,一件一件踏踏实实地做,建立起自己的客户群体。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在玉雕艺术上崭露头角,靠着牌子在玉雕行业闯出了名声。我们形成了以设计为核心的精品意识,讲究牌头、牌尾的设计,讲究起承转合,讲究空间感和体积感,设计出几百种牌子的造型,做出来的牌子都没有重样的,以至于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想方设法去收藏我那时候的牌子。

事业上的艰辛也砥砺出了樊军民大师这块璞玉,经历了风雨,才会有面对彩虹时的微笑与淡定。困顿时的坚守,失意后的进取,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于事业而言,这段人生很失意;于大师而言,这段人生是财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