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大学二年级之前,无论画素描还是颜色,杨树峰都画不出自己的感觉,但当时,老师不提倡画自己的感觉,都要统一标准。一位老师见杨树峰不按照他的方法画,彻底对他失望了。在一次上课的时候他对杨树峰说,“你的颜色是画不出来了,你根本不懂颜色关系”。课后,杨树峰反省了好几天,反思的结果是,他还是不知道怎么画颜色,因此决定还是按自己的感觉来!时至今日,有人说杨树峰的颜色用得是最好的。对此,杨树峰这样回应道,“今天在艺术上能走到这一步还是要感谢这位老师。因为当初他的一句话,我才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也才能够发现颜色其实是有感情的东西,使用任何一种色彩,事实上都是在和某种感情进行交流”。
此后,杨树峰对学校的应试教育实在接受不了,便一个人背着画箱到处去写生,画校园里的小树林、教学楼下、学校操场、林荫小道,如果时间长些就去学校后面的地里画农民和庄稼。放假的时候,他就背着画箱、带几块小画布、几支小笔到更远的地方去写生。这段时间他大概画了三百多幅小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树峰对学院的教学模式和按部就班的绘画已经开始无法忍受,三年级时他甚至想休学一年,但休学申请没有获得批准,他唯有继续坚持。那时西安美院在举办南斯拉夫的现代艺术展和八大美院学生的习作展,西北师大也组织学生去看展览。杨树峰看到了李晓明等人的现代艺术展,在他眼里,这些人的作品和感觉、方式以及状态所展现出来的完全是一种自由、独立的精神,而且作品也很前卫,最重要的是他们敢于展出和捍卫这种东西,这使杨树峰受到很大启发。
八十年代中国比较重要的几次大展,杨树峰几乎每展必看。有一次他专程去北京看“法国250年(1620-1870)绘画展览——卢浮宫博物馆和凡尔赛宫博物馆珍藏原作”,不经意间看到了星星画派的展览,作品尺寸大都很小,其中有马德升、黄瑞的版画,还有一些木雕。杨树峰从中看到了绘画的一种自由,包括语言和形式都完全不同于学院的那种死板,而且现在看来他们的绘画其实还展现了当时对政治的呼声。可以说,星星画派是对杨树峰很重要的一次启蒙。
作者:杨树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