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移动互联网开启图片社交大市场

2015-07-05 15:49

  给你一张图和一段文字,你会选择哪种阅读方式?很多人的选择应该是图片,图片给人更加直观、信息更加全面的视觉效果,而文字除非是美文、干货,一般人看到长篇大论就立马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从最早的QQ空间相册,到微博照片分享,再到微信朋友圈图片分享,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大屏智能手机的流行,传统的社交工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分享图片的欲望,因此各种类型的图片社交平台、社交软件被相继开发。

  纯兴趣式图片社交

  目前国内的纯兴趣式社交产品以花瓣、堆糖为首,跑在第一线,这类产品都源于Pinterest,吸引用户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精美图片和作品。平台通过精心分类,让其他用户很快的找到自己喜欢和需要的内容及图片。花瓣和堆糖通过图片分类的方式来区分不同的喜好,从而用图片这个载体为相同兴趣的人群搭建了一个社交平台。这种方式注定社交关系在平台中的地位很轻,整个运营的重点是吸引大量优质内容的沉淀和积累,配以筛选和推荐机制,从而达到良好的用户忠诚度和粘性。虽然花瓣和堆糖都基于以上逻辑,但在具体运营和人群吸引上,两者又有细微的差别。

  花瓣的血统更像是像素级微创新的Pinterest中国版。通过众多细分画板,吸引了一大批文艺男女和设计师团体。更着重于内容的分类采集和沉淀,而用户互动主要体现在图片评论。

  堆糖更像是手工爱好者集中营,有话题和图片都围绕在有关物品的兴趣分享,类目主要集中在生活和设计。从站内图片的质量来看,质量都较高。从观察来看,手工爱好者对堆糖的认可度较高。不过,这种细分群体规模有限,增长的天花板低了一些。如何突破将是堆糖面临的一大课题。

  品牌展示式图片社交

  国内的图片社交应用In和Nice的基本构架和模式都与Instagram相似,而且这两者在产品逻辑、发展和运营方式都高度雷同,主打图片+标签+分享的社交模式。In和Nice都侧重于品牌展示,一开始就侧重定位于标签式的品牌展示,直接绑定商业模式,这样能通过大规模的图像识别和标签信息化,画出较为精准的用户模型,为企业与品牌、商家的合作提供深度合作空间,商业链明晰。

  两者的主要不同在于,in主要围绕女性用户展开功能,而nice则是男性用户相对多一些。打开它们的界面,虽然也有美食和萌宠的版块,但是占据最多的还是晒搭配和晒潮牌。从国外趋势可以看到,各大品牌商已经将图片社交平台当成是最重要的品牌传播和投放渠道之一。品牌广告生活化、社交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业界大趋势。

  偏图片处理工具的弱社交

  百度魔图、美图秀秀是图片处理工具类社交产品,但是它们偏向处理图片,在社交运营上明显处于弱势。在用户数量上,美图秀秀凭借其强大的美图功能已经拥揽了很大一部分用户,在用户量级上远大于百度魔图,已经变成了一款大众化的产品。但无奈其工具性太明显,想往重社交性方向转变困难。

  投融界分析员认为,图片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载体,直观简洁地承载和传递信息,图片浏览也适合碎片化的时间,加上移动应用的普及和内容的移动化,整个图片社交平台市场有一定的优势存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不断有人在尝试和创新。

  同时,目前的图片社交产品也存在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比如生硬模仿,应用无亮点功能,用户和内容质量规范化管理难,除了商业化与纯图片社区的定位问题,还存在用户和内容质量的定位问题。但是从国外和国内众多社交产品纷纷融资,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大前景下,图片社交依然是一篇蓝海,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来源:影像中国业界动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