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三栖”马双喜

2015-07-06 16:18

◆常志康

马双喜自幼酷爱书画印,下乡、部队、工厂、文化馆诸职数十年,始终守书画印为心泉。在我的印象中,他的作息时间是在灯下“为伊消得人憔悴”。聪慧、天分、悟性伴着炼狱般的勤奋与“琢磨”,也伴着他的书画印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其中6次获奖,成为上海艺坛书法、篆刻、国画“三栖”发展的艺术家。

——书法出道甚早的他,研读碑帖至深,悟解书艺入情,创新意识大胆,他既继承传统、追摹先古,但又不师泥,不断探寻捕捉着陆时时相伴又瞬逝的“幽灵”……形成了他特立独行的创作思维,他的从楚、秦、汉简帛书至行草的作品,将传统经典的线质、墨韵、气蕴、意趣等锤炼和呈现在“变”的创作中,受到业界的瞻目。由于路子正、底蕴足、融合巧、格局大、气息畅、笔墨厚,近年的作品可谓尽现真我性情与气质,书出了“艺以载道”的放达激情,形成了朴茂苍雄、格调高古、大气磅礴的个人艺术风格。富有变化又驾驭自如的笔意、墨韵及线质,在刚柔、曲直、方圆、虚实、徐疾之中错落有致,而绞转、涩枯、润渴与提按更见其用笔已由从技升华为艺、又由艺入道的匠心独运。

——他的篆刻作品呈现出了雄浑、劲健、悍霸的特征。他利用谙熟古文字发展变化规律的优势,会古知真、思接千载,以楚、秦、简入印为基调,又因石制宜、入古出新,强烈而恰如其分地将个性融进了篆艺之中,方寸之中现出了大气象,而且在字法、章法、布白中常变常新、推陈出新,达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奇崛、灵妙的境界。

——他的国画,于当今诸多国画构图饱满这一共同特征中,挖掘出了耐人寻味的独特意境。他超越了国画传统审美视界,既继承传统又表现时代风格,既描绘山水自然又营造超现实空间,既调适大众审美情趣又显现语境个性。如,满而简的构图中,近看疏朗似可走马,远观自然却可见其重点,这种对疏密对比的合理安排和与古人的空间距离的感悟,是在厚植美学哲学涵养下才能拥有掌控画面疏密浓淡布局的领悟、沉稳,其伏起勾沉、回环跌宕的墨线也显见画家的老辣练达。更可贵的是,他将中国哲学美学精髓与西方近现代艺术美学中强调个性独创适当而有效地融合并运用在——承载对自然时空的物象关照及对自我灵性的心象体察,使他笔下的山水草木展现了审美下的独特构图与发乎心性的笔触,在技法的表象下蕴藏的激情与灵性得以充分展现。

近年,他又连续获多项荣誉,然而始终低调、从容。对于书画印个人作品展在朵云轩举办,他对同道说,“艺海无涯,我还在路上”。

作者 常志康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