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树木与地平线

2015-07-09 00:00



天空、大地、树木、高山本无特别,但经英国艺术家 Zander Olsen 在树木枝干上稍作处理后,眼前的一切变了。一条无声的线条贯穿画面,并诉说着艺术的魅力。


拍摄于萨里郡,汉普郡和威尔士各处森林中,根据相机的视野和位置,用白色物质包裹在树上,形成与天际线,地平线,山轮廓等等有趣的视觉关系。


摄影师Zander Olsen走遍威尔士,拍下了许多树林的照片。照片里的树木都包上了白布带,形成的线正好与地平线相吻合。

强迫症患者看到这组照片会不会觉得特舒服?

艺术作品不用追求看不看得懂,只要有所感受就可以了,舒服的、讨厌的、“什么玩意儿”的感受都ok。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些作品带来的启发,独特的看待世界的角度。

一棵树的超现实主义

另外一看这组艺术作品你可能会笑,不就是在树后面挂一块布嘛?

然而韩国摄影师Myoung Ho Lee所传达的信息却非常丰富,整组以树为题材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拍摄对象与拍摄环境分离,给观赏者造成一种介于“真树”和“画中树”之间的错觉。我第一次看到这组作品时,先是一愣,然后有一种“真妙”的感觉,也受到了启发。

我想起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Clifve Bell)于19世纪末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他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他指出,作品的各部分、各素质之间的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形式之有意味,是因为形式后面隐藏着物自体和终极实在本身。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就是把握这个“终极实在”,人们不能靠理智和情感来把握这个“实在”,只能在纯形式的直觉中,才能把握它。

哈哈,说理论太枯燥,大家只用看看这些被人工分离出来的树,再感受一下。










此文前线(ID:artedge)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十万人瞩目的一个独立、自由、开放的艺术交流平台

www.artedge.cn

关注【前线】公众微信,每天阅读世界上顶级艺术家资料库




来源:前线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