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大于思想

  南溪:
  一、我在电话中说:“形象大于思想”。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艺术大于思想”。
  “艺术小于思想”也就是艺术是奴隶,它的全部目的是为了说明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图解的艺术、说明性的艺术;“艺术等于思想”,艺术成为班头,它不再那么苍白干瘪,能够较好地甚至相当有感染力地完成图解和说明的任务了。
  以宣传宗教教义的宗教美术为例,前者为不合格产品,后者为合格产品。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宗教艺术,虽然最初的创作动机是为了宗教教义,但结果却远远超出了宗教教义,成了文化、成了哲思、成了人文主义精神、成了文艺复兴的象征,这便是“艺术大于思想”。
  “艺术大于思想”是一流艺术的共性。
  二、苏东坡说:“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写呼吁环保的诗仅仅止于呼吁环保,那你一定是写诗的外行。文论云:“诗在言外”、“意在言外”、“妙在不言中”,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呼吁环保的诗的“诗”,在你能说出来的环保意义之外,“诗”的真正妙处是说不出来的。
  书法家们谁都知道文字意义的重要,但书法家、书论家们在一起谈书法时却很少去谈文字意义,即使谈文字意义,那也是“先按下书法不表”。也就是说,书法是在书法的文字意义之上的东西。书法家、书论家们最爱谈的是什么呢?翻翻古书就知道了,历代书论都在着意品评书写者的人格、风范、才情、个性、学养、格调、情感、人品、雅俗,品味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气、势、骨、力、风、神、趣、韵。“妙在不言中”嘛!
  “诗无达诂”,什么意思呢?那是说,好的诗的思想意义是说不清楚的,或者说,一万个人可以做出一万种解释。
  我认为你没有必要过多去解释自己作品的思想内容,画画好了,记者、诗人、散文家、思想家、文化学者对你的作品会做出精彩得多的解释,而且是一人一个解释。万不得已,当然可以解释一下,那也是“先按下艺术不表”。
                              刘骁纯博士   
                              著名美术批评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Liu Xiaochun, PhD.
                              Art critic and curator
                   Researcher at the China Art Research Institute
                              2005年8月于北京

 

作者:刘骁纯博士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