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得壹元宝背月大样钱

        得壹元宝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一关于得壹元宝铸行的时间,钱币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铸于乾元二年,另一种认为铸于上元元年。我个人认为,乾元二年九月之后,洛阳虽已被攻陷,但仍与唐军相峙,史思明不敢入城,只得驻兵于白马寺南,还未入东都,处于战争对峙阶段,又怎么能铸造钱币呢?直至上元元年六月,史思明进入洛阳城,其后开始铸行得壹元宝钱,才应该符合情理。
  得壹元宝的铸造期只有数月,其废止时间,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史思明据东都,亦铸‘得壹元宝’钱……既而又恶‘得壹’非长祚之兆,改其文曰‘顺天元宝’”。由此推断,得壹元宝废止时间应在上元元年夏季。这说明,得壹元宝的铸行、流通,只是昙花一现。
  据《历代钱谱》记载,得壹元宝为“思明并销洛阳铜佛所铸”,与开元钱并用,以一当开元钱一百。有趣的是,据《钱录》说:“贼平之后,无所用焉。刀兵之家,还将铸佛。”安史之乱平息之后,毁佛所铸的得壹元宝,又被“还将铸佛”,真是耐人意味。
  1992年,在洛阳考古发掘的一座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当时流通的4种钱,其中开元通宝10枚,乾元重宝16枚,得壹元宝3枚,顺天元宝7枚。得壹元宝数量最少,可见它后来传世极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得壹元宝制作工整,钱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纹。其中,穿上、下、左、右皆铸有月纹之币,尤为鲜见。据说, 星月纹寓意“进步”和“成功”。史思明想讨吉利,在钱币上铸月纹,但 封建割据不是历史的进步,更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其最终的失败下场,倒又为这枚 古钱增添了一点历史讽刺的色彩。
  得壹元宝传世不多,早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因而得壹元宝素为泉界珍视。清代一本叫《古泉丛话》的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典当者将一枚得壹元宝典当给一个山西人,山西人爱不释手,给典当者“钱三万”。山西人说,这是自己故意抬高了它的身价,给了三万,这样典当者就别想再来赎回它;典当者却说,自己是故意贬低它的价值,只当了三万,正是为了以后能赎回它。可见此钱的稀罕程度。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