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风范 | 范中:也说“神采”

张怀瓘说: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形质。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苏东坡说:临帖不在得其形,而在得其神。蔡襄说:学书之要,唯取神……


范中作品 


神采者,神韵也!神采是书法之气韵、书法之品相、书法之意境、书法之风貌。神采是通过笔法、墨法、章法、字法等表现出来的某种视觉印象和精神内涵,是书法作品的最高境界。


范中作品 


具体来说,形、质、势、韵、性等五要素基本构成了书法之神采。所谓:“形”聚神,“质”提神,“势”助神,“韵”藏神,“性”定神。形者,字法也;质者,线质也;势者,动态也;韵者,含蓄也;性者,个性也。


范中作品 


“形”最为重要,是基础。孙过庭说: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临帖入古就是解决“形”的问题。笔笔有古意,字字有来历。法帖的字形本身就聚神采,所以“形”聚神也!


范中作品 


古人说:得形不如得势,意思是有了形之后再取势,追求险绝,得灵动之态,所以“势”助神也!


范中作品 


“质”提神,是指线条的质量、质感,笔中有物,力透纸背,如锥画沙,印印泥。有质感的线条宛如鲜活的生命,使人眼前一亮,不仅耐看,而且回味无穷。故“质”提神也。
    

“韵”藏神,是指含蓄、典雅,有书卷气,金石味。孙过庭说:能速不速,所谓淹留。笔墨要留得住,收放要有度,文而不野,静而不燥,正如梅尧臣诗评之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书之韵,藏神也!


范中作品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如果说临帖是千人一面地学古,那么出帖就应该是一人一面地写出自我。这个“性”就是个性,个人书风,自家面目。在具备了形、质、势、韵、性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说:书为心画,书如其人,如其学,如其品,如其性。故“性”定神也!


范中作品  


神采是“技”入“道”层面的问题,古今论述繁多,众说纷纭,云山雾罩。有人过于强调“形”,而泥古不化;有人过于强调“质”,而失于灵动;有人过于强调“势”,而落入野;有人过于强调“韵”,而失于自然;有人过于强调“性”,而近于俗。凡此种种,皆因对神采的理解失之偏颇也。
(神采问题,困惑久矣,近日有所感悟,随记录文字,以期斧正。己亥冬月于海口,范中。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