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的那座“城”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19/1231/157779881526225310.jpg

张应中作品《古老的门洞》

(布上油画 65cmx50cm 1999年)


   艺术的那座“城

         张应中

我生在一座小城,街道可以数得出来。如今是变大了,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座城了。

原来的城,据说是宋代定下的城廓,保有宋朝遗留下的坚实的城墙,块块城砖边缘,都刻有当年制造的标记。我上中学时还亲见过。几处城门,把守极严,往返行人经过,都须检查。儿时的我,见扛枪的就怕,进出都由大人领着。

然而,城里却很自在,静谧而干净,走到哪里都觉得静悄悄的,有一种飘然的感觉。风,也是慢慢悠悠的。我仿佛生来就明白这城的模样,到处游逛,毫无顾忌。大人也从不管我。

一次,去外婆家,走着走着,脚下出现一行蚂蚁。于是,就蹲下来看蚂蚁列队,互相打招呼,蛮有礼貌的。看完蚂蚁,接着再走,发现天已黑下来,原来熟悉的路不见了,脚下站的是另一块地方。这下家人着急了,派人来找,很快便找了回去。几条街道大家都熟,无须报警。

但从此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由姐姐领着、陪着,一路上切切擦擦,指指点点,数落个不停。我真恨那没完没了的唠叨,弄得我一点不自由,原先那自在的感觉也一点没有了。感觉到的只是一种“押送”。

艺术也是一座“城”。这城的名字,就叫“艺术”。

艺术家视为精神家园的艺术活动,就在这座“城”中。

城的每一条街,每一处巷,乃至每一个角落,艺术家都该明白无误,了如指掌。而他在艺术中要做的,正是在这些大街小巷,甚至边边角角的地方,选择出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来。潜心其中,矢志不移。

在自己选择的艺术道路上,走得入迷,走得深入;走出心得,走出情趣,走出精致……这,就是艺术的创造。也可以说,是艺术的全部。

倘若,半路上突然杀出个“导游”姐姐来,走到哪里跟到哪里,切切擦擦,数落个不停。艺术家的路便无法走下去,更何况心得,情趣,精致……,她只会让艺术家心情败坏,精神紧张,狂燥不已。

当今艺术家的浮躁,与“导游”姐姐不无关系!

有人嫌这座“城”太小,主张“扩建”。跟上时代,与国际接轨。

这乃是一个大好的好主意!城外建城,也是国外早有的先例。建!!!

中国的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之城”中,成绩斐然。心得,情趣,精致……,琳琅满目。

建造一座“城外之城”,走出“艺术”疆域,却还真的是未偿见过的一件新鲜事儿。中国的艺术家,用新奇而迫切的心情,拭目以待。

但愿大好好主意的艺术家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也“矢志不移,潜心其中”,开辟出一片艺术新天地。捧出一个全新的心得,情趣,精致……来供大家学,供大家偿……


从安分到不安分。这是城的变化,亦是人的变化。

然而,城,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座城了;人,却还是原来的那拨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