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魅力何在? 来源:文化月刊 作者:李克宝 发表时间:2018-08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是俄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和画家。他原来是一位大学法律系教授,是一位文化素养极高的人。他30岁时为了追求艺术而放弃了教授职位,离开俄国来到德国慕尼黑探索艺术。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不仅为抽象艺术开宗立派,同时还写了许多关于抽象艺术的理论著作。他从1910年开始先后写了《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问题》、《点、线到面》、《论具体艺术》等论文,为现代抽象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康定斯基的理论与艺术实践经验,在当时欧洲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抽象艺术从新石器时代至今,一直显现于艺术品或装饰艺术中,贯穿了整个艺术史。但抽象艺术成为一种审美流派,却是到了20世纪初期由康定斯基率先使用了这个词,并且为抽象艺术著书立传。因此康定斯基被称为抽象艺术的鼻祖。康定斯基的绘画演变过程大体分为三个时期,他最早期的艺术作品受当时新印象派,野兽派和一些表现主义的影响,运用德国新艺术的平面图案,大面积的各种色块堆积和富于韵律感的线条来表现各种场景,其大多具有描绘性。比如:《穆瑙的教堂》《浪漫风景》《蓝山》等。那个时期他对抽象艺术的理论认识是模糊2的,对它的研究也是谨慎的。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意识到色彩与形式具有情绪表现力。由于他喜欢音乐,他总是以色彩的观点来体验音乐。 第二个时期,既是他的觉醒期 ,也是他对抽象艺术的发掘期,在1910年的某个晚上,他意外的欣赏自己的一幅倒放着的油画作品,让他感觉有一种异样的非比寻常的美,他发现色彩与形式就赋予表现力的特质,这使他深信再现自然对他的艺术而言是多余的,这种观点和他前期所笃信的反物质主义是相符的。他内心的艺术理论开始清晰起来。那一年他完成了《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出版),在书中他明确的阐述了非客观艺术的观点是艺术家内心的需求,为了寻找一种纯精神性的艺术形式,当它们反应艺术家内心的真实时,他们会变得才有意义。色彩在他的艺术理论里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他认为色彩可以让人产生心理影响,直接冲击人的灵魂。他是这样叙述的:“色彩是对灵魂有直接影响力的一种工具,如果色彩是键盘,则眼睛是琴弦,灵魂是带有许多琴弦的钢琴。艺术家是有意借助种种调子让灵魂震荡的那只手。”他连续画了40多幅《即兴》作品。他说:“画这些画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是内在个性的自然表现,是自然界中的非物质现象”。1913年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罗杰弗莱在伦敦看到康定斯基的《即兴》之后说道:“我已经不再怀疑,如此抽象的视觉符号可以表达情绪了,他们是纯然的视觉音乐。”由此可见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得到了权威人士的认可。在这期间他又画了《构图》《抒情》等系列的画,这些画的特点是把原来大的色块变成了色点又加了线条,有的还加了音乐符号。他说“这是一种慢慢成型的内在情感的表现,经过不断地尝试,修正和近乎吹毛求疵的自我批评,理性、意识和企图在其中占绝大部分。”像《构成第七号研究之二》这样的构图在绘画史上是一个真正的里程碑,其画面的空间,排列着颤动的、急速运动状的色块,使画面有了动感。其形式色彩和形状不再是表象世界的再现,所有的色块持续在一个不断扩展并收缩着的未知空间中浮动,旋转,进入我们的意识中,带我们进入近似梦幻的世界。 1914年由于战争爆发,他被迫从德国回到了俄国。直到1921年,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遭到了俄国“生产者联盟”的抵制,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又回到了德国。他开始在一些抽象绘画里加入规则形状、直线或几何图案。进入了他生平的最后一个主要创作阶段,也是他的抽象绘画的辉煌阶段,这个时期的作品已经形成了明显的风格。尽管从自由形式变成了以规则、僵硬的线条勾边的彩色形状,但康定斯基的绘画依然保持着强烈的节奏感。《白线》是一件过渡性的作品,主要的色块,是以一种松散的和气氛性的手法来处理的。但这些色块被一种很强烈的直线条图案和规则的曲边色块所强调,使作品有一种受几何形控制的轻快感。 他在《构图九》里,把整个画面分成了三大块,两边是一正一倒相同的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平行四边形,又被分为四个更小的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建立了一种数学模式的色彩图形。在这个严格限定但色彩缤纷的背景中,他散布了一些各色各样像是疯狂起舞的小形体: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彩条和各种飞虫式的图案。在大的几何图案上面,排列小而自由的吧 各式图形,在这一时期,这一直是他感兴趣的绘画手法,比如《两个绿点》等。 《若干个圆圈》已完全脱离了自然形态,简单明了,只通过几个新的、光边的、有规律的圆形、色彩、空间和运动来传达艺术家的感情意识。画上红、黄、蓝、紫的圆形分立着、交融着,观者仍能找到画家形象思维中的某些痕迹,散发出轻松而又迷人的抒情风格。这一年他出版了关于造型方面的理论书籍《点、线到面》(1926年),这也是画家最为充实、最为安定的时期。因此,画面充满了静谧、温馨,它是画家内心状况的真实反映。 《红色小梦》是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最好诠释。整幅画以红黄为基调,上面有劲挺的直线、规则的几何图形、柔软随意的曲线,以及形状大小的圆和点组成一个音乐起伏、声色交织的完美世界。 康定斯基一生都在追求艺术自由,他的作品变幻莫测,一直探索用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当我们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无谓的猜测、揣摩与思考,在色彩、线条的舞动中,尽情体会艺术的纯粹与美丽。也许有人并不习惯这种没来由的艺术表现,然而它却震撼着你的心灵,他的美丽是不可置疑的,因为它的美拥有与心灵节拍相吻合的节奏,不用在画面中费尽心力寻找什么,仅仅在视觉的纯粹享受中,你就已经感受到了。他的那些变化无穷的图案足以让人浮想联翩,进入一种梦幻的世界。
作者:李克宝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