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叶维
叶维,(毛逸伟) (1940~2017),江苏省常熟市人。
196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受教于傅抱石、杨建侯诸大师。毕业创作《绿肥》发表于1960年第十二期《美术》杂志,1963年在《农村新景》画册封面刊用。1974年筹创《江苏画刊》杂志,1994年编辑的《金陵古版画》画册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现任江苏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沙家浜书院院长。
叶维生长于江南鱼米之乡——常熟,求学就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和江苏美术出版社。江南对他来说不是梦中奇景,不是写生途中的走马观花,也不是韦庄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中的游人。于他而言,江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凝结着童年的亲切记忆、少年的懵懂幻想和青年时的第一缕情思。这里的朝晖夕阴、四季变化,牵动着他的视线,在他心中长成绵绵诗情。
江南是盛产诗的所在,历史上曾荟萃大量文人,产生过最具意趣的诗文和最具诗意的绘画,它的一座小桥、一泓清泉、一幢茶楼、一湾净水,都暗含诗意和诗意的故事。然而诗意的江南已成历史,今天,那些暗含诗意的小桥、流水、茶楼正从我们眼前消逝,代之而起的是城市里成群的巨厦和矗立在稻田里的座座高楼,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扩大了江南人的视野,加速了江南人的精明,使他们渐渐失去了曾经拥有的浪漫,自然的和人文的变化一点点销蚀了江南的文化传统。
作品赏析
◎ 江南春帆 600x210(馆藏作品)
这幅画是叶维的扇面代表作品之一。
此画画家运用勾描法绘制,所画为江南一带风景,小桥流水,江水帆影,整体画面意味非凡,虽不画水,却有着一种水接天地之感;画中房屋树木皆先勾后染,线条纤细,墨色也是水味十足,画家绘物虽简不单,近树远山,云天飞鸟,一切历历在目;各物之间疏朗有致,紧密相连,布局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 秦川百里河光静幽图 600x210(馆藏作品)
此画是叶维的扇面代表作品之一。此画画家运用白描的手法,截景式构图,截取江南古镇之景观,表述百里秦川之风光。所绘仅山之一角,水之一边,其余部分则大面积留白以突出所绘制景观;树木山林则以青绿设色,显示出一幅幽静的景象。
◎ 春江新荷图 600x210 (馆藏作品)
这幅画是叶维的扇面代表作品之一。此画描绘的是南方古镇风光,房屋掩映,古树繁茂。画家运用速写式手法描绘古镇风光,线条纤细,极富张力,石绿与水墨设色,虽无晕染,却给人以水味十足之感。画中新荷发出绿芽,与江上来往的船只交相掩映,疏密聚散,尽在微妙之中,显示出画家高深的布局能力。
叶维是一个不断探索者。他有着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自我意识,他认定中国画是世界上最伟大、历史最悠久的画种,是内涵、表现力、“艺性”最强的画种之一。他所说的“艺性”,有别于通常所说的“艺术性”。“术”者,技法也,是从属于“艺”的,而“艺性”才是根本的。中国画的巨大容量犹如一个奇特的强磁场,可以说是人类自由遨游的艺术世界的“宇宙”,有着画家充分发挥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我们从叶维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理性思考中,体察到这一种深层的原动力。有志于斯,钟爱如此,我们对叶维的创作之路又多了一份关注和期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