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和我4岁的儿子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切实地感受到一个在中国长大的“天然”儿童所表现出的那种极强的想象力、创造力,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无拘无束。在画面中真正的是“以无形为有形,以无色为有色”。
当我发现他是左撇子时,并没有想着刻意去纠正他,而是非常惊喜,因为天生左撇子的人一般都聪明并且有艺术天赋。
我在想是不是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天生左撇子?是不是也是这样活泼好动、无拘无束?我妈给我的回答让我很惊讶,因为我小时候确实是左撇子,但是我一点记忆也没有,以为我天生是右撇子。我在太小的时候被所谓的“规则”和家长的、老师的“固有观念”所管辖,并一次次用成人式的“思想剪刀”剪断了天然儿童的想象力。
一次次的童言无忌,被教导成这样的话不能说,那样的话得罪人,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活奔乱跳的小鸟,就这样被早早的关进思想的笼子里。和别人不一样就要挨骂,就要被当成异类排除在群体之外。学前班要听老师的话,学写字必须要用右手,笔划顺序必须要这样,我想问老师一切都是对的吗?用左手写字不能毕业吗?反着写王字又怎么了?所有的约定俗成一次次的压在天然儿童的思维上。
我就是一个模式化教学的范本,虽然我的左手被教导成了右手,我的外在表现被“纠正”成了三好学生,但我依然保留了部分的天然思想。
我想,我不能让我儿子也和我一样,我想尽可能的保留他天然的属性,包括他的左撇子,笔划不按套路,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奇思妙想,让他尽可能多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把他内在的天然想象力都挖掘出来。
中国人,尤其是儿童真的是想象力、创造力的宝库,但是为什么越长大越平庸?越长大越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是我没有,是我没办法,模具化的教学,让我们每个人都一个样。正如陈丹青说的:把小孩当大人管,把大人当小孩管。这话不无道理,实在是大实话。
从绘画角度来看,最应该表现想象自由和个人情感的画面,应该是一个人一种画面。绝不可能有雷同的。为什么长期以来中国油画还是以“画的像”这一美术基本功当成最高境界,当代艺术中的各种头衔荣誉一身的著名艺术家甚至可以常年抄袭国外艺术家的作品,还拍卖了多年。模式化、人情化、应试化的美术创作早已经让该有的想象力掉进了下水道。
想起大学时候遇到的意大利画家阿美迪奥-朗西教授真的是幸运,此生在无可能遇到一位已经在美术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对一个无背景、无金钱、无人脉的“三无产品”本科生如此毫不吝啬地喜爱,看到我的创作,尽然激动地随手拿张纸,找不到笔,就天真的像个孩子一样乐呵呵地用手沾着颜料画了一幅长着翅膀的吉他鸟的写意画送给我。这样的不畏高低贵贱的真性情实在是太稀罕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