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常州艺展现场丨探索与碰撞,迸发艺术的光彩

 

泰丰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今天

由泰丰文化主办的当代名家赵先闻、孙培增、王小平中国画联展在常州成功举办,三位艺术家带着对艺术的热爱和激情,通过各自的国画作品,从不同角度提出并阐释自己对艺术的探索和观点。

中国美协会员赵先闻、孙培增、王小平作品

参展的三位艺术家赵先闻、孙培增、王小平均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展展出了三位在当今水墨领域有独特艺术成就的艺术家新近的创作,作品包括花鸟画、人物画,他们纵横丹青、各有建树,共同呈现出国画艺术的发展和魅力。

视频回顾

泰丰文化邀请当代优秀的艺术家举办画展,旨在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认识中国当代水墨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立足本民族根基的文化延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也推进中国水墨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艺展现场

赵先闻《小品系列25》

赵先闻的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这点在他的山水画上体现明显。一言通论,先闻山水,妙在“无形之形,无象之象”,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先闻所绘山水,是一种“意象山水”,或可称之为“意境山水”,而非传统文人山水,故其整体观感,与众不同,画中格调,更见新颖。观其绘画技法,墨韵流动,自成肌理,古人无有,今人不见,此法实属个人独有。此先闻山水给人最直观的印象。若单论这件小品,则画风简约,唯作墨笔斜山两重而已,前者浓重,后者清淡,两山之间,留白似水似云;山脊之上,墨韵有如林海,此则先闻此作之气象。山谷所见,一群白鸟,任意而翔,往来其间,无限生机,此则先闻此画之灵性。“意象”二字,不可言传,“意境”之美,不可强说,今观先闻此件山水,强说如此,实属赘言,观者有意,可自会心,必知其妙。

孙培增《阳光照在羊圈里》

培增人物,有两种,一曰古意人物,一曰藏地风情。观其古意人物,有文气,看其藏地风情,生祥和。孙培增创作的这件人物画所画即为藏地牧民风情,画中女牧民身着藏民民族服饰,头缠红巾,颈挂项链,怀抱小羊羔,与之相望,场景中所见,皆为祥和之气,画中欢喜之状,也溢于言表。人物之后,为成群之羊,看羊群之状,有的驻足侧望,有的抬头欲前,有似在咀嚼者,有似在冥想者,各具神态,十分生动。画面左侧所见手工制成之木架,横设其间,具有原生之态,这是就画作内容而言。论其技法,画作较为写意,但人物、羊群刻画却极为传神,除局部略以颜色点缀,主体部分,皆为水墨完成。若论画作内涵,画家自题名曰:“阳光照在羊圈里”,试解之,所谓“阳光”,本为爱心,看画中女牧民怀抱羊羔之情状,温情款款,可谓动人。唯有阳光,可以使人心生祥和;唯有爱心,可以使人心生温暖。以大爱无疆观之,则此种情义,何必拘泥于人情,若有此念,物情亦然,是以培增此作所绘女牧民与羊羔亲密如是,观培增此作,应知其内涵如是。

王小平《溪山雅趣图》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曰:“作画贵有古意”,此论在传统绘画领域影响深远。赵氏所谓古意,非唯笔墨,更是指画作意趣本身。当代著名画家王小平所绘人物画,既有十足古意,也有十足古趣。这件“溪山雅趣图”,就是她所创作的一件精品。画中人物,置于山水之间,只见巨木奇屈,列植山间,群峰起伏,连绵不绝。溪岸沙渚,渔者漫钓;渔者背后,丽人袖手。稚嫩小童,无端而争是非,是为童趣;淡泊老友,游赏而寄闲情,果是相知。波光粼粼,碧水澄心;景云庆庆,祥气和畅。其余点景,亦有别致,墨笔直写,是为荷丛,一柄莲蓬,尤为可爱,几丛剑麻,青嫩可玩。此间人物之有古趣,此中景致之有野意,虽是画作,也可使人驻足。然若以此游目,则又俨然是一真实可游世界,此王小平人物艺术之感染力也。作品用笔较为写意,故而全画所见,都是轻松灵快气息,像远处起伏之山,都是纵笔为之,可谓随心之笔。画中设色,各尽其彩,或浓如衣服,或淡如水天,皆能曲尽其妙。此则王小平《溪山雅趣图》之通鉴也。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