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1-25 19:50| 发布者: 文化中国| 查看: 3262| 评论: 0|原作者: 王东
魏汉工作照
魏汉,字汉匋,男,汉族。斋号鼎堂、岁寒楼、存汉堂、大汉堂等。一九五九年出生,祖籍河南,现居北京。书画篆刻家、学者、古代书画鉴定家。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赵宁安、王镛工作室,攻读花鸟画、书法篆刻专业。从事书画篆刻、美术教育和中国古代书画研究鉴定,聚十年心力著作出了《魏汉艺术与国宝重鉴文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三川印社”理事,曾为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院客座教授,新华社书画院特聘书画家。专业从事中国书法、篆刻、绘画艺术创作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在中国中古前后八个世纪传世书画的研究鉴定,以及《阁帖》和《兰亭》学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书画篆刻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 《魏汉谈艺录》第一辑 序 尝闻一地一时之美,不由风景,而在人物也。固春秋可慕,在诸子百家,中原可崇,在圣贤接踵。思我陈州,今日可傲于人者,皆前代英雄名士之风流,后世追迹今日,岂唯魏汉兄之风流乎? 魏汉兄学识渊深,世人莫测,志趣高邈,天下难知;其书法,如风云聚散,其画艺,如龙蛇变化,其学养,岂胸藏万卷而已哉。其执着艺术,三尺楼内虎啸龙吟,屈指数十年矣。吾与之相识,常惜其若巨木长于深壑,美玉掩于砂砾,虽乐作闲云,放舟野水,何忍使天下以为陈州无宝,留遗恨于后来者也。 庚子冬月,与魏汉兄小酌于乌有兰若,纵论古今,指点天地,其大言宏旨,观近代诸君子,相仲伯者复几人耶。呜呼,庸庸凡夫,多厚古薄今,乃学不深而识不远也,营营俗子,好誉尊毁卑,乃汲于名而溺于利也。魏汉兄不以古今尊卑为桎梏,言书则御龙鳞于四海,评画则振凤翼于九天。褒贬往来,感慨艺术,只言片语,如星落四野,异彩纷呈。吾乃使人操笔记之,欲使其怀中明月,遗辉于世间,胸中锦绣,分彩于时代。故名之曰《魏汉谈艺录》。 庚子冬月王东于乌有兰若 《魏汉谈艺录》*论中国艺术 中国书法之於绘画益抽象,抽象得合于道,几于水,古往今来神会者寥寥。书法和绘画,以及篆刻艺术皆源于文心哲思和英光豪气,賦於诗性,而深刻的笔线水墨、金石气象,不惟长期修练而来,更注重天才神性之激发,重神悟,所谓挥毫之际“神遇而物化”。老子言“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白石言“不似之似”者,乃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技道合一矣! 品操学养的笔墨化,笔墨的诗性化、精神化,需长期历炼,无数次淬火,湮灭与重生,周而复始,使其提练升华到一个神圣而不可测的境界,唯智者可心领神会。
《魏汉谈艺录》*谈石鲁的贡献 石鲁在绘画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在人物和山水画上。泼墨大写意人物画在石鲁艺术实践中做到了空前但非绝后,总归开了先河。后继者乏人,唯有李世南可与接踵。大写人物难于彩墨淋漓,浩瀚玄奧,神奇纵逸又不失造型结构,务求似与不似,不似之似,非功力深湛,胸襟磊落不能为。然二人于金石碑版殊欠修炼,笔墨的深度和境界受到了局限,此憾事也。 石鲁在山水画亦有突破,他能画纯正的泼墨,又敢于突破,积墨法之运用虽不及李可染,而于同代人比较却极为突兀,截然不同。石鲁千古。 《魏汉谈艺录》*论唐人楷书等 大唐小楷,冯承素一人而已! 这块墓志上的小楷如果真为冯承素所写,唐钟绍京《灵飞经》就只能当学生了,无论笔法笔意还是风格境界都不可跟此墓志铭相提而并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钟繇之后有王逸少、大令《乐毅论》、巜黄庭经》、《洛神赋》,继有冯承素,复有倪云林,再有文衡山。余则不甚可观矣。 传世巜黄庭》、《乐毅》等东晋小楷皆冯所精摹,现传刻本即冯亲笔,王小楷原作北宋后失传。此人本不善行书,世传巜神龙兰亭》为冯摹纯属子虚乌有,毫无根据。 唐貞观时期,善行书者为赵模等人。 ▲魏汉《 秋色艳阳图》 69cmX 45 cm ▲魏汉《 年年有余图》 69cmX 45 cm ▲魏汉《 大吉利图》 69cmX 45 cm ▲魏汉《 秋蟹图》 69cmX 45 cm ▲魏汉《 金秋硕果图》 69cmX 45 cm ▲魏汉《 芙蓉双鳜图》 69cmX 45 cm ▲魏汉《 长年图》 69cmX 45 cm ▲魏汉《雄视图 》 69cmX 45 cm ▲魏汉《丹凤髓图 》 69cmX 45 cm ▲魏汉《桃花双鸠图 》 69cmX 45 cm 文化中国网新媒体中心 编辑:王东 美编:刘应元 监制:孙奎 |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