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 术 简 介
李晓松,1968年生于山东淄博。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创作研究院画家、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
李晓松山水画主题创作研修班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李晓松艺术工作室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画乃心印系列作品之四十
136x68cm
2020年
纸本水墨设色
画乃心印系列作品之四十(局部)之一
画乃心印系列作品之四十(局部)之二
晓松对于山水画有着他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一般人或许会认为他的画面有些冷、有些萧瑟,但我却能够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一种“藐姑射山人”一般的脱俗境界来,其笔墨程式的熟练程度以及画面的自我造境能力,都折射出这种境界的追寻之意。可以说,晓松一直不愿意将画面制作得非常红火、热闹,即使画的比较繁杂的作品,也一例是一副冷逸孤高的样子。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认为山水之提升人的品格,就在于它的脱俗。因此,晓松的画面意境经常出现一种如同仙国一般的塑造,云烟与山脉纵横勾连,高远阔大、缥缈无尘,不是一般画家能够做到的。我觉得,这是他多年求索的内心修炼的结果,也是他的个人情怀的表达,更是他作为一位中国画家最值得尊重的地方。
—魏广君 / 《问道于荒寒之境—李晓松山水画之我见》节选
画乃心印系列作品之四十一
136x68cm
2020年
纸本水墨
画乃心印系列作品之四十一(局部)之一
画乃心印系列作品之四十一(局部)之二
晓松的另一个绝招是制造魔幻般的画面意境。比如他的画面中不太经常使用云气来渲染气氛,而一旦使用起来必是见“绝杀”之趣。云烟堆叠于山峦之上,迂回流动之中见高肃之情,使人起仰止之意。但细究其意境的组织却不是平常的写实手法,而是植入了许多画家自己的心灵修正的成分。或者说,就是晓松本人的心理意象,而不是自然山水的本来面目。它们既在形式上与古典的作品有所关联,又存在着一种陌生化的倾向,使人在似曾相识之后陡然生出一种高深冷峻而又不曾熟悉的感受来。论其画作意境之荒寒,之悠远、深邃,在当代山水画领域中,晓松都是可以当仁不让的。
——魏广君 / 《问道于荒寒之境—李晓松山水画之我见》节选
画乃心印系列作品之四十二
136x68cm
2020年
纸本水墨
画乃心印系列作品之四十二(局部)之一
画乃心印系列作品之四十二(局部)之二
未
完
待
续
.
.
.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