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理论依赖的是组合概念和逻辑推理,艺术家凭借的是直观感受和艺术感觉。绘画的直觉能力即是能够把复杂的事物归纳成几个简单、朴素、易于把握的区域,以及在整体的概念中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
思想优越的人会经常当众暴露自己的缺点,以缩小和常人之间的距离。就像地处低洼的树木才易获得水分。
《净》(纸本) 作者:李爱国
要善于从优秀美术作品中直接获取滋养,发现并感受其独到的形式及表现特征。绘画创作与外科医生手术一样都是需要大量的、长期的实践体验。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永远是二流的。且绝大多数著书的人从没有过从事创作的经历,不过是堆砌了许多概念加上莫名其妙的几何形,包括把艺术家的严肃的思考过程和创作,演变成类似旅游团导游讲解的几个有趣而通俗的故事!这类书与其读它还不如远离它要来的更好。
《净》(局部)
每天早晨,小区都能看到一个女中学生跑步。受其影响两个月后许多人加入了跑步的行列。人分为两种:一是影响别人的人,二是被别人所影响的人。从事绘画创作应成为第一种人,即有独到见解和独立意识,去做能够影响别人的人,而不被别人所影响。这种见解、意识越强烈,作品的质量就越好。
人应该如何接触和学习艺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一个人首先应该侧重的是感知能力,并使之与抽象的知识建立一种联系。而抽象的知识则以感知能力为基础。此时你就能够同时抓住事物的两端。天才就在于它的感知能力的完美与深度感的延展,这些即使是在一些学者身上往往都是欠缺的。所以感知能力的价值极高。
《净》(局部)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中学时与同学秘密地成立了一个写作小组,对世界著名文学作品已能够就语言修辞和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评论。这个秘密连班主任也不知道,只是发现同学们的文学成绩迅速见长,甚至标点符号都用的特别准确。茨威格在这个小组里不是最好的,但他是唯一的一个在写作方面坚持到最后的人。
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年轻时就一边捕捉那些带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和场景的细节,一边大段的咏诵普希金的诗词与果戈里的文章,托尔斯泰的童年则只是充分享受着生活,还没有丝毫成为文学家的迹象,甚至大学的学业也是平平,若干门功课不及格,老师对他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因为从来没有人会注意过他。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作品是他少年、青年生活的真实写照。高尔基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去体验和感受生活的。他认为,造就文学家的摇篮就是会讲故事的母亲及苦难的童年。
作者:李爱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