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画兰草
我曾将中国画的线描归纳为三个功能,即:线描要表达客观对象。线描的独立审美能力。线描要在整幅画上起平面分割的作用。所谓平面分割作用,就好比砌房子,必得有几根大梁大柱才能将房子撑起来,否则房子是会垮掉的。画画也一样,一定要有几根长线将画撑起来,平面分割是要将这几根长线安排得合理又好看。其实线描的这三个功能,古人都有宝贵的经验和突出的成就。他们的线描功夫深,线一落在纸上,不但能高度概括提炼形,而且线的本身就好看。至于八大山人,天分尤高,他是天性的懂得线在纸上平面分割作用的妙趣的。我只是把古人的经验集中归纳提出,以引起自己和朋友们的注意。
如何在画上解决线描的三个功能,我选择了兰草作实验。小时候我临摹过《芥子园画谱》上的兰草,学会两笔交凤眼的画法。后来看古人画兰草,名家辈出。赞叹之余,也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大家都一个样的要将整株的兰草画出?这样一来,线描不就会受到兰草结构的局限吗?再则用笔的方向也是会要受到局限的。
我想,如果兰草根部以上三分之一不画,或留在画外,那兰叶与兰花就可脱离整株结构解放出来,在画面上下左右作任意自由的安排了。我认定这是突破的关键。前年,我花了一年的时间画兰草。我要求练得一笔下去既要准确概括兰叶兰花的形,且用笔又要有味有趣好看。
而且叶与花又在纸的四边作出其不意的安排,起到平面分割的作用。这种练习,实质上是细节的真实与整体的抽象相结合,做得好,画面拿出来是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
兰草画幅的大小都是一尺见方,挑了一部分在我的艺术馆展出。今年又有十来幅在“艺术长沙”露面,画册上也有介绍。作家鲍尔吉·原野先生看了,尤为喜爱,安了个名称,叫做“杨兰”,我觉得也是蛮有味的。
杨福音
194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广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艺委会主任,现任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杨福音艺术馆馆长。
2006年长沙在烈士公园年嘉湖畔设立杨福音艺术馆。
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
2012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播放了杨福音的纪录片《远方的寻找》。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中国国家画院、广州、长沙等地多次主办个人画展。
近年展览有:
2018年9月在湖南博物院举办《欢无极》杨福音绘画艺术展。
2020年9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齐白石、何绍基、《君不见》杨福音书画展。
2021年12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原上草》杨燕来、杨雪来、杨福音书画篆刻展。
2022年创作《雨余花·福音散句》在雅昌艺术网连载。
2023年创作《昨愚集》在雅昌艺术网连载。
2024年1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雨余花—杨福音诗书画展》
著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杨福音画集》、《杨福音中国画精品》、《福音书话》、《长岭上》、《金枝玉叶》、《由红菜薹想起》、《日子》、《良苗怀新—访谈杨福音》、《关于福音》、《吾喜吾爱》等画集和散文集十余部。
美术界认为,杨福音在中国画上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反线描画法,不但继承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同时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领域,对人物画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从而诞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的美学风范。
作者:杨福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