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蓉城散记

  锦官城外变成了城内,翠柏森森,映阶碧草已被红灯高挂,广告成堆挤占的看不到踪迹。隔叶黄鹂被噪杂的游人驱去,自少不可以静心浏览。

  第一次到成都,时间只有一天,别的景点顾不上去了,但杜甫草堂和武侯祠是一定要去的。好在朋友时间安排科学,先远后近。先去了距成都四十公里的三星堆遗址,返回城内吃饭。在我的提议下,一定要吃四川小吃,吴主任带我到一家正宗龙抄手店,楼下散座很噪杂,我们上了二楼包间,每人十二种小吃的套餐,八十元一位,价格还算公道。一会儿,每人面前摆了一堆小碗,川北凉粉、四川汤圆、担担面、肉烧麦等等,味道的确地道好吃。我在席间以四川啤酒向陪同的吴主任表示感谢。吴主任非常热情,说这是他们的老总,我的一位同乡特意安排。那位朋友尚未谋面,只是听说父母是山西的南下干部,她生于斯长于斯,已是完全的四川妹子了。

  进了武侯祠,吴主任看我兴趣极浓,便执意要找一个导游解说。当导游人高马大地站在我面前时,像一座小山峰。身高足有一米八以上,相貌英俊,身材挺拔,与前面浏览的草堂及三星堆的甜甜小女子导游赫然不同。他双手叉着腰,目无表情,神情严峻,一副例行公事的样子。

  在很小时就读了《三国演义》,后又读了《三国志》。让时下年轻人对三国感兴趣的还是易中天老师,连我那并不喜欢历史的儿子居然也买了一套《三国志》。这哥儿们用说评书的腔调,讲故事的语气讲三国,还真是迷倒了一批人。就像纪连海用相声的语言讲纪晓岚,于丹用好听的声音和好看的动作讲《论语》。眼前的小伙子用一种实在没人又不得不出来的架子讲解,让听着不耐烦,想快快结束。最后走到三国博物馆前,撂下一句:请各位到里面看看,解说到此结束,头也不回转身离去。就如同凤凰卫视梁文道主持开卷八分钟,说完最后一个字扭身就走(也不知是那位导演设计的,这一招很臭)。我当然还是礼貌地将谢谢两字远远地抛过去,贴在他的背上。

  刚才在杜甫草堂,一位乖巧的女孩子讲解草堂,一边像背书似的说着解说词,一边按照她设定的路线行进。你无法在你喜欢和神往的地方多待一会,感悟当年杜少陵的茅屋,竹林、池塘。进入一个大院子,建筑仿古如新,四周几间宽敞的厅堂全是买东西的,上至书画下至全国一样的旅游纪念品,一家一家走过绕都绕不开,不由我感慨草堂经营者的苦心,路线设计是花了心思的。导游使劲介绍着蜀绣和书画。一张书案后坐着一位老者打盹,案上有一些半成品,身后装裱着一些成品,匠气十足。当年杜少陵在此驻足,建茅屋,搭柴扉,苦吟心唱。畅步于竹林之间,闲卧于青石之上。绝无铜板叮当,小贩叫卖之声,可想他步出柴扉,屋北有邻相唠,长安官话对川味乡语,一杯竹叶青,碧绿清香。说收成,话天气,讲三国,话武侯。步出草堂,不由想起杜甫几句怀古诗: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常使英雄泪满襟。

  出了武侯祠天已渐暗。武侯祠一墙之外就是近年修葺一新的锦里。此时已是红灯高挂,灯火通明。一条明清小街宽不过五米,长不过一里,曲曲弯弯,两侧均为各色商店,土产、小吃、剪纸、皮影、微雕、篆刻等等。一条小街,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俊男靓女,勾肩搭背,好似时空倒转,回到了千年以前。到成都还是要带些特产回去,于是,挑拣了几盒黑芝麻核桃糕等小吃提在手上。吴主任送我回宾馆,路过一条河穿城而过,司机师傅用成都话笑着说,这条河本名叫府南河,用我们当地话讲出来就成了“腐烂”河了。我们哈哈大笑,到底美若天府的地界上尽然有这样一条河名。笑声洒在河边路上,霓虹灯照亮了蓉城,夜景更美了。

作者:董联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