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回味当模特的日子

  这本画册速写部分的模特,有很多是山珊的爸和我。

  记得山珊三、四岁时,就喜欢画她爸爸。大概是她爸满脸乱七八糟的胡子和不修边幅的穿着和动作特别好入画吧,她画的爸爸特别神似,我有时看着看着都会禁不住笑起来。

  画她妈妈,就是我了,就没那么像了,于是她爸常常拿着女儿画她的画儿,又激动又得意地说:你看画得多好,一画我就画得特别好!我就说,一般规律都是这样的,丑的人呢就比较好画,相反呢,漂亮的人就难画一些啰。

  收在画册里的山珊爸和我,基本画于两段时期:2004年末2005年初,山珊十四、十五岁准备考美院附中前及2008年考美院前。

  考美院附中前的素描和色彩,山珊是在二姨妈家学的,由二姨妈苏家芬教色彩,二姨父韦振中教素描。我和山珊爸主要辅导她速写。我们称我二姐家是我们家族备考的“黄埔军校”,几个兄弟姐妹的孩子考学前都曾来过这里培训。

  十四、五岁时画的这批速写,现在看来比较稚嫩,但优点很突出:出手大方,大型把握准确,有美感,尤其难得的是很有“画味”。

  对于“画味”这问题,我在很长时间里是摸不着头脑的。记得大学时的同学陈侗评价某人的画,说太像画了,但没画味。我当时想,画怎么可能没画味,难道猪肉有鸡味才行吗?现在看来,陈侗真是一个早慧的人,我现在是越来越讲究画的味道了,有的好画,看完以后,画面画的是什么都比较模糊,但那种独特的味道却萦绕在心中。

  2008年初画的这批速写,造型和用笔保持大方、美和整体的优点,但更率意、肯定和放得开,部分作品做到了形神兼备。

  画这些画的时候,正是广东少有的大寒天,白天山珊在美院附中练素描和色彩,晚上我们一家人开着暖气,把房间所有的灯都开亮,我们既当山珊的老师,又当山珊的模特。

  为了保持山珊画画的兴致,我时而包上头巾手跨篮子作农妇状;时而背上背包眼戴墨镜作游者状;时而身穿工衣准备爬梯作电工状;时而长裙拽地手持电话作小姐状~~~。此时轮到我洋洋得意了,我对山珊爸说,你看山珊画中的我多么的风情万种。

  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多么美好。

  去年八月,女儿山珊远赴法国留学,每每翻阅山珊这些留着她的学习痕迹,留着温馨,留着笑语的画作时,我就浮想联翩。

作者:苏小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