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与我同庚,并为四十多年前校友的王少毅先生首次个人油画展在辛卯深秋的蒙蒙细雨中举办于山东省美术馆。由于要作为主办方代表在开幕仪式上即席致辞。头天夜晚便拜读了由润博画廊编著的《王少毅油画集》,开幕式之前又先睹为快的欣赏了这次画展的120余幅作品。我内心深为这些佳作中传递出的宗教虔诚般的艺术追求和生命叩问所撼动!
我想到了因为在21岁时不幸患上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的著名科学家、哲学博士史蒂芬·霍金教授说过的话:“应该寻求自身行为的最大价值!”“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这话同样写照了可钦可敬的画家王少毅。
拜读王少毅先生的油画作品,我感到其中体现了三个方面的融会结合抑,或是撞击映射:
一、西方油画艺术形式技法与东方绘画意蕴的融会结合。
王少毅于1980年从部队转业至济南市工人文化宫任专业美术师,当年参加全国宣传画展获一等奖,同时获山东省一等奖,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览。他的作品曾数次入选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他对色粉、速写、油画均有较高的造诣。1994年进入康卡连柯国际艺术研修班进修学习,对印象派和表现主义有了全新认知并深受影响。正是这种历练和修为,使他的作品中西方油画写实的光影、透视、色彩感觉,与东方水墨写意的浸润氤氲融合叠加,生成别致而淳妙,更高于现实生活之真的艺术之大真。真纯得那么理性本然、斑斓生动。
二、都市艺术家视角偏好与乡野山水风土人情的融会结合。
王少毅的大部分作品是远离城市化进程加速的都市喧嚣和心浮气躁,取材并创作于沂蒙山区、西北高原的僻远农乡。他用长期生活在城市的艺术家特有的视角,和追索寻觅、渴求崇尚,甚至于亲近皈依的沉静执着,用和善的目光和心境,聚焦定格于那些安祥的羊群、淳朴的山民、寂野的四季、善良的农人、和煦的阳光、绽放的花束、原生态物象,以及宗教建筑等,把这些农民乡亲司空见惯的乡间景物,用发现的眼光、独到的理解、个性的表达,提纯强调成为人与人、人对自然的敦笃大善。不少作品中充满了他对沂蒙老区的深情眷恋和感恩之心,也寄托了他对平凡生命和现实生活的善念与礼赞。尺幅间透出的善良令人慈悲心起、如沐春风,静谧祥和。
三、画家残疾病痛的躯体与健硕强大心灵心性的融会结合。
王少毅先生身患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硬酸痛,以夜间和清晨疼痛更甚,久坐或久站必病情加重。他每天的创作时间不及正常人的三分之一。三十多年来,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深入生活一线采风写生,特别是近20年来长期深入沂蒙山区、晋陕等地农村,通过大量写生积淀了深厚的生活素材和艺术功底,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尤其在沂蒙山区,他拖着病躯放弃城市相对优越舒适的生活和医疗条件,一去就是十几年。其间,他以坚韧的毅力与病魔进行过多少艰辛的较量博弈,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的确,上帝为他关上了一个欣赏美的窗,他却凭着对命运的豁达和对艺术的执着,艰难开启了一扇领略美的门,并且筚路褴褛、胼手胝足的开辟了一条融入美、创造美的通幽兰径。也正是由于他有一颗强大澄澈的心灵,有一种对困苦与不幸,奋而抗争、甘之如饴的心境。他的创作呈现也就有了无可替代、无人能及的灵光犀现、新奇神异、人文大美!
衷心祈祝王少毅先生的身体能在日益进步的现代医学科学发展中得到康复!
祝愿王少毅先生的艺术创作更臻化境、力作频生!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作品5
作品6
作品7
作品8
作者:邹卫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