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悠久的制瓷历史,历代名窑及现代产瓷区遍布全国,在陶瓷彩绘装饰技艺术上的成就绚丽多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进步。那么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如何区分呢?
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都是指对瓷器表面进行装饰的一种手段。釉上彩瓷器是指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绘画进行装饰的品种。因为彩在釉上,摸上去有凸起之感。它是在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彩、珐琅彩、粉彩等都是它的代表产品。
釉下彩瓷器则是在成型的胎体上用色料绘画,上釉后以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品种。其特点是彩在釉下,永不褪脱,光滑平整。它包括青花瓷、釉里红瓷及釉下三彩、五彩瓷等。
釉中彩瓷器有两种生产方法:一是将色料加点或彩绘于釉面上,然后经高温一次烧成。由于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结合致密,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古代釉下彩的某些早期品种,例如有青釉褐斑、白釉绿斑及黑釉铁锈花等;二是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然后彩绘,接着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再经高温烧成。彩夹在两层釉中,是名副其实的釉中彩瓷器。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