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孝陵文物有24小时听诊器

2015-07-03 16:41

  明孝陵从下马坊至玄宫所在的宝城,纵深约2600米,沿线分布着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历经600多年的沧桑,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损毁严重,仅存残垣断壁。

  记者了解到,中山陵园管理局本着“向历史负责、向文物负责、向后人负责”的态度,依据明孝陵“十一五”、“十二五”保护计划,实施了系列明孝陵文物保护和修缮工程。从2006年至2013年,先后完成翁仲路封闭、改造,恢复神道历史原貌;明孝陵“一桥一楼一碑亭两门两炉四井亭”保护修缮工程;下马坊遗址公园环境综合整治和文物保护工程等,进一步提高了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文物保护水平,更加彰显了明孝陵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记者采访时还获悉,目前明孝陵景区文物本体的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系统已建成,类似医用“听诊”的设备24小时对神功圣德碑亭、大金门、内红门、方城明楼等文物本体进行健康监测和安全趋势分析研究,针对文物本体动态监测的情况,结合遗址破损的轻重、危急程度,对急需保护的文物本体实施保护措施。

  来源:金陵晚报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