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09 22:33
说起水墨写意这个关键词的时候,国人中十有八九都知道,这是个修身养性的活儿。但怎么个修身养性法,却不是人人都能说得清。在我读研期间的写意人物学习生涯中,感受颇深的是,所谓的写写画画就能修身养性,到不如说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本体得到 “磨练”,从而使自己的品格、秉性达到一个画画的人所应该具备的素养。
所谓“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既然想画得好,画得到位,就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性子来,胡乱涂抹的作风要不得。所以说,这个过程说白了就是和自己较劲,要求自己懒惰不得、随意不得。要临摹前人古画,就要尽量仿出画中古意,手中的活儿不够好,就难免有种拧巴的感觉;要自己写生或者创作了,拧巴的感觉少了点,但要绞尽脑汁和画面做斗争,无形中就“苦”了自己,开始的时候,这种滋味不好受,也不畅快,但这个过程很重要,造型、笔墨、构图,随便揪出哪一个都是个大课题,没有前面痛苦的“磨”的过程,画面呈现出来的必定漏洞百出,少了理性的推敲只顺应自己的心情去画,难免有摆谱作秀之嫌。所以说,这个“磨”,磨的是心性、磨的是意志、磨的是态度!而所谓“练”,就比较具体些,虽说作品的数量说明不了本质的问题,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还是要不得的,据闻齐白石老先生每天笔耕不缀,在他的一生中只搁笔过三次,一次是自己生病了,还有两次各是父亲母亲去世,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最后成就了他老人家一生的精彩。所以说,画画贵在苦心经营,虽然思考往往会造成痛苦,但能从痛苦中自省出光明,就是永恒的享受!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隋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