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块雕版,历时千年,传承十八代。俞氏木刻,刻划于历史轨道上的非遗传承。
在2018年的两会上,关于“非遗”的话题成为一个热点。两会代表们一致认为:文化自信,才使得中国让世界有了更多的期待。
而成为网络纪录片被国家电视台收录的成功典范的《讲究》,时隔2个月又再登陆央视,也充分展示了文化古国对文化事业的坚持。而观众、媒体及社会各界对《讲究》的认可,其实正是对传统文化需要被保护和传承的一种认可。
福建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大省之一,即将在4月13日晚21:48的央视CCTV-10上播出的《讲究》第三集中,俞万奇就是这样一位执着坚守的为非遗传承人。
流水线作业下的机械化生产,几乎等同于是control+C,再control+V的模式,甚至有甚者可以采取control+X,再control+V的捷径,流传千年的中国手工艺正在面临着蜕变与新生的考验。而历时千年的俞氏木刻雕版将如何传承,成为俞万奇的一大考验。
▲记录片《讲究》之——俞氏木刻雕版
若仔细观看纪录片,你会发现:这个镜头下的曾家产万贯的“前富豪”俞万奇显得尤为接地气。土生土长的莆田腔调,没有高屋建瓴的夸夸其谈,有的只是对正在传承的非遗工作抑制不住的憧憬。
▲俞万奇和他的俞氏木刻雕版
这个放弃万贯家财的富豪,一直探索着“除了钱之外,他还能留下些什么”的人生命题。而最终,他在一刀一刻地雕版传承中,得到了最终的答案。
▲俞万奇的非遗传承
这一集的《雕版》将不只是为我们展示技艺非凡的匠人俞万奇,更是剥去浮躁,展现了属于手工艺人的柔情。
▲俞氏木刻雕版已传承至十八代
如今,市场各种劣质木材滥竽充数的情况层出不穷,对此,俞万奇有自己的态度和规矩:美器,非好木不做,对取材、用材要求严苛。
俞万奇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似于“自负”的自尊心。正是这份自尊心,让他对于自己的手艺要求几近苛刻,并为此不厌其烦地做到精益求精。
为了让传承千年的“俞氏木刻”技艺在这是时代焕发新生,俞万奇做了好一番的研究和转型。而以俞氏一族传承至一十八代的俞氏传统木刻雕版为技术指导的,木器小件品牌——花木然®,则充分兑现了俞万奇这一份“自负”的付出。
俞万奇不愿意将非遗传承当成某某家族的个体故事,被划归为凌驾于生活之上的艺术层级。
在无数次讲起自己创立“花木然®”的初衷和理念时他说到:他更愿意让中国优秀的手工艺技术“掺和”进日常生活的烟火气中,打造出应用于生活的作品。
而应用于生活的作品,可以是一个承盘,托起日常油盐酱醋茶;
▲花木然®承福系列之栏杆式都承盘
▲花木然®承福系列之整木文盘
可以是一把捶背器,用古法养生,舒缓日益僵化的电脑肩、加班背或是逐渐低龄化的腰肌劳损病;
▲花木然®家和系列之如意健康棒
▲赠与巴基斯坦前总统
可以是一件收纳盒,里面藏着首饰、照片、孩子的第一张祝福卡片......给生活de 回忆一份正式的对待......
▲艺术源于生活,受益于女儿成人礼的“百家姓收纳盒”
俞万奇说,他一直在思考每个家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配件,他愿意收罗大家关于家的打造理想,并完成将它们物化的使命。
让每个家的所需品,都能在花木然®得到实现与满足。
有人说:在这个一切都可以被快餐化、碎片化、利益最大化的时代,严肃认真地执着于一件可能没有太多经济利益的事,坚守一份常人未必能理解的信念,显得有些“傻气”。
但,我试着猜想下这样的场景:年迈的“富豪俞万奇”与年迈的“非遗传承人俞万奇”对坐而谈:
“富豪俞万奇”再翻曾经的商场云翳诡谲,神情激动地说道着自己经商中如何赚得盘满钵满,而对坐的“非遗传承人俞万奇”面色从容而满足地说到:“我这辈子坚守了家族世代的文化传承,满足了千家万户对理想家的实现。完成这两件事,足以”。
二者谁更富足,各位看客作又何感想呢?
良材有良工
非遗传承人俞万奇
以良匠的本分收纳繁繁于市的艺术理想
4月13日晚21:48
央视CCTV-10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