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地艺术祭 人文与自然尽情生长

2018-07-26 13:50

原标题: 2018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乡村新生的艺术样本

你知道吗?日本有一个艺术祭真的拯救了这样一个濒临消失的山村,那就是被喻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户外型国际艺术节”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第七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海报

2000年,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发起了以“人类属于大自然”为主题的艺术节,在策展人北川弗兰(Fram Kitagawa)的努力下,这760平方公里的山村和森林变成艺术的舞台,重新探讨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大地艺术祭的成功给越后妻有重新注入了活力,仅2015年,参观的人数就达到了49万人次。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宣传标识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最大的特点即是艺术节结束后并不会撤走所有展品,而会将优秀而易于保存的作品留下来。到现在,山间已有两百多组常设展品留在那里。在这里,你随处可见草间弥生、蔡国强等的艺术作品,它们点缀在自然各处;还有张永和、詹姆斯·特瑞尔、阿布拉莫维奇等改造的各种奇特建筑,游人也不必像在艺术馆里看展览那般认真严肃,只需沿着山道随心游览就好。

《花开妻有》,草间弥生,2003

作品寄寓了将这个地区及植物的活力延续下去的希望。

《梯田》,Ilya&Emilia Kabakov,2000

这件作品是对当地勤劳农耕的人们的称颂。

“这是一个与金钱无关的世界”,北川弗兰说,“要是这个环境这么恶劣的地方也能成为一个乌托邦的话,哪怕只有一瞬间,我都想把它一直这样做下去。”

第七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将于2018年7月29日-9月17日期间在越后妻有地(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区)举办。此届艺术祭的策展主题为“地球环境时代的艺术”,指向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因互联网而疏远的人际交流,提出重新回归自然与人性的美好希望。共有来自44个国家的335组艺术家创作的378件艺术作品,包括历届制作的206件作品。

《梦之屋》,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2000

《最后的教室》,Christian Boltanski & Jean Kalman,2006

《光之馆》,詹姆斯·特瑞尔,2000

而本届艺术节亦是有史以来中国艺术家参展及作品最为丰硕的一年,包括徐冰、马岩松/MADArchitects、王思顺+蔡国强、邬建安、高瑀、张哲溢、郑宏昌、刘李杰、向阳、C+Architects、柳亦春/大舍建筑+殷漪,以及来自中国台湾的幾米、林舜龙、王耀庆,与中国香港的伍绍劲、Sense Art Studio、St. James' Creation,并在地设立了长期的“华园CHINA HOUSE”与“香港HOUSE”。由于这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的广泛参与,形成了广泛深入的艺术交流与文化互动,也进一步推动了艺术祭在中国的集体认知。

艺术家徐冰参加第七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作品《背后的故事》示意图

艺术家邬建安参加第七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作品《五百笔》示意图

在众多参展艺术家当中,徐冰的作品无疑令人十分期待。这一次他会继续讲述“背后的故事”,在结合日本的文化艺术同时,将有全新的呈现。邬建安则将继续在日本延续“五百笔”计划,这一次,他把整个华园CHINA HOUSE的老房子整体利用起来,让一个百年建筑成为艺术品的载体,也为所在的室野村带去来自外部的关注和活力。

中国艺术家马岩松作品《光的隧道》在清津峡渓谷隧道提前亮相

以大地为沃土,以艺术为纽带,人文与自然的萌芽再次盎然生发。三年一届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对于越后妻有这片原本与艺术和现代化无关的乡野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上都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