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众口点赞巩德春之172期

天地含情、万物化生

黄瑞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一直是中国画主体的文化表达思想精神,这一哲学观念和西方思想家的观点有所不同。我感觉在西方传统哲学中,都把自然作为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对象。特别是16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中国的某些人“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等以人为主体的思想,显然,带有简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或者说是带有经验主义特征的唯物世界观特征。比如:当前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能源危机,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等等。

  在中国古人看来,不但强调天人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命题,还倡导表现自然宇宙有至善至美的价值,体悟造物之“道德”与“美”的统一寓意,“仁者如山,智者如水”,同时认为自然宇宙及万物皆有情,人与自然共同处在情景交融之中,陶冶情操。譬如庄子的“观鱼之乐”,苏轼的“其身与竹化”、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相似”。在巩先生的作品中同样显示出了画家本人注重古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继承。

  看巩德春先生的作品:能够感受到画家本人把世界万物,乃至宇宙、自然、人生等升华到空灵、玄奥层面。特别是在《自然生化》系列作品中,显现出了巩先生,以道家“无”为滋生万物本源的思想观点求空灵、至若虚的艺术审美理想,并以素墨究竟天,地之气与自然物象变化之本质。在画面中从容、自然地显现了画家追求的一种心象境界——“天地含情、万物化生”(《列子.天瑞篇》)之美。把传统文化中“自然生化”的审美精神,力求达到心灵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境界。

  在《开元之光》系列作品中,体现了巩先生“道”的人生观,在作品中把“道”当作创造宇宙的根本动力和最高实体,力求表现出“道”的无限、永恒、必然和稳定的特性。说明巩先生抱着道的生活态度,以求达到理想的人生状态。贾又福先生的“以石观化”以及唐志契在他的《绘事微言》中说道:“凡画山水者,是要得山水性情……自然心情即我情……”这种得“山水性情”、“物我合一”的境界,和巩先生作品中表现出的万物自然与人的通化关系,完全契合。在巩先生的作品中常常充满着壮阔的气象,清雄浑朴气息是,但画面却又奇妙地显现着一派细致、祥和与宁静。

  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悟道”,但这个“悟道”的过程却要通过“味象”即通过对具休的事物的观察与思考,才能涉向精神的彼岸。自然景观就是“道”的映象,山水的存在意义是“以形媚道”。我真心的祝愿巩德春先生在他的艺术人生的道路上一路走好。

黄瑞2013-4-19

(作者: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OicHrXdHyQbxnizCqYqgGMtGRUJCwh7rupUJdBjm.jpg

伺候重病在床年已93岁的老父亲

CmBXBa4dej3SYJL2j3JtffOMi9ilHmYg4Q0IAMdU.jpg

1995年与妻子王月英在北京世界公园

1grdy7Il9Recb0ZynEPGWc2XX7h19MIqbGfM9k4U.jpg

与妻子王月英、女儿巩砚頔于1996年在自家院内合影

作者:黄瑞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