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苏州大讲坛
11月开讲啦!
《为什么中国古代人物画不写实》
苏州禾丰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特约讲师
——陈拓
开讲时间
2019年11月28日,下午13:30
讲坛地址
苏州图书馆南广场一楼多功能厅
尊敬的各位朋友们,由江苏泰丰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苏州禾丰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与苏州图书馆联合打造的“盛世丹青”系列,在苏州大讲坛又要与大家见面啦。
本次的主题演讲分享,陈拓老师旨在为大家介绍为什么中国古代人物画总是看着不那么写实,揭开中国画观赏的奥秘。
陈拓老师
陈拓毕业于江南大学艺术学院,致力于美术教育行业多年,擅长中小学生的创意美术,包括水粉画,油画棒,线描画,动漫,插画,点彩,素描。
西方人物画写实,中国人物画写意,这个是正常生活中所常见的现象,看中国古代人物画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画出来的人可以说是有神韵在,但为什么就看着那么不真实呢?反观西方油画,画出来的人如此逼真简直可以媲美照片。咱们中国人真的没有写实能力吗?
毛笔作为中国特色的书写工具,相传秦将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
其实毛笔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笔描绘的痕迹。虽然至今尚未发现西周之前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均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
中国人长久以来使用毛笔, 毛笔是否会对中国画的写实造成影响?
为何中国人物画到了两宋以后就再无创新,是时代禁约造成的毁灭,还是民族基因发生了改变?
每月一讲,精彩不停。请持续关注苏州禾丰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与苏州图书馆联手打造的“盛世丹青系列”苏州大讲坛活动。
11月28日下午13:30,一起聆听陈拓老师讲解为中国古代人物画为什么不写实的来龙去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